甘草種植方法要點
培養方法
1.土壤選擇:種植的烏拉爾甘草應種植在地下水位1.50m以下,排水條件好,土層厚度大於2m,內部無硬化層,PH值在8左右,便於灌溉的沙土中。秋天翻地最好。如果秋天來不及翻,春天也可以翻。但要保證土壤水分,打散雜物,平整地面,否則會影響整苗。
2.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良種是甘草獲得高產的內在因素。我國壹般選擇烏拉爾甘草和脹果甘草作為主栽品種。如以種子為播種材料,播種前用電飯煲碾磨種子,或稱取種子置於陶瓷盆中,按1 kg加入80%濃硫酸30 ml,然後用光滑的木棒反復攪拌,20℃密閉7小時,再用清水多次沖洗,晾幹備用,發芽率可達90%以上。
3.播種:烏拉爾甘草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其中夏季5月播種最佳。此時氣溫較高,幼苗出苗快,入冬前有較長的生長期。播種前施優質農家肥4000公斤/畝,磷酸二銨35公斤/畝作基肥。如果用種子播種,播種方式可以用條播或穴播較好,播種量2-2.50公斤/畝,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種深度2.50-3厘米,每穴3-5粒。播種後,覆土耙平。
田疃管理
(1)施肥: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春季出苗前每畝施磷酸二銨25公斤。開溝施於排側10 cm深度,溝深15 cm,施肥後覆土。
(2)灌溉:播種當年灌溉3-4次,灌溉量壹般為每畝85立方米。第1次灌溉在出苗後約1個月進行,以後每1個月進行壹次,10個月中期、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灌溉越冬水。
(3)間作:當甘草苗長到15cm時,可以間作,間距15cm,每畝可保苗2萬株左右。
(4)中耕除草:壹般播種當年中耕3-4次,以後可適當減少中耕次數。結合中耕,主要消滅菟絲子等田間雜草。
(5)采種:如采用人工種植栽培,每年必須采種,在開花結莢期可摘去枝條附近的花和果實,以獲得大而飽滿的種子。最好在莢果內的種子由綠色變為褐色時,即上漿中期,此時硬實率低,處理簡單,出苗率高。采種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播種後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造成缺苗斷壟。
害蟲防治
生銹了
被真菌侵入後,葉背面出現黃褐色皰斑,破裂後散發出褐色粉末,為病原菌的多孢堆和復合孢子,8、9月份形成棕黑色冬孢堆。
防治:把病株收集起來燒掉。初期噴灑0.3-0.4波美石硫磺混合物或400倍97%防銹鋼溶液。
(2)褐斑病
被真菌侵染後,葉片產生圓形不規則的病斑,中心灰棕色,邊緣褐色,病斑兩側有灰黑色的黴菌。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焚燒。初期噴灑1:1:1 ~ 16o波爾多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 ~ Z000倍液。
(3)白粉病
真菌感染半鐮孢菌後,葉片正面和背面產生白色粉末。
防治方法:噴灑0.2-0.3波美石硫磺合劑。可噴灑0.2-0.5波美石硫磺混合物和米湯或面粉漿水。
(4)蚜蟲
又稱蜜蟲、蛀蟲,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嚴重時會導致莖葉變黃。
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植物和落葉深埋。每隔7 ~ 1000天噴50%對乙酰氨基酚1000 ~ 2000次,40%樂果1500 ~ 2000次或80%敵敵畏1500次,連續噴幾次。
(5)紅蜘蛛
8月份左右發生,9月份左右危害嚴重,主要食葉和花序。葉子被殺死後,顏色由綠變黃,最後枯萎。這種昆蟲大多藏在樹葉的背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