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池塘的基本條件
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但池塘條件差不利於魚類的生長。因此,應選擇水源好、無汙染、取水排水方便、水中餌料生物豐富的地區修建池塘。池塘的面積可以從1畝到幾十畝不等。
二、備貨前的準備
1.全池清洗
放養前,舊池塘應排水並暴露7天以上。並在幹池期間修補池邊和加固堤岸。池塘晾幹後,在池塘周圍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倒入坑中,加水溶解,冷卻前將石灰漿均勻撒入池塘。幹塘清塘生石灰用量為60公斤/畝~ 75公斤/畝,清水清塘時生石灰濃度為225ppm。
2.唐菲
清塘後7天左右,藥物毒性消失後,用60目篩過濾並加水70 cm ~ 80 cm,每畝施有機肥300 kg ~ 400 kg,隨著水色變濃逐漸加水至1 m。魚種進入池塘後,隨著水溫的升高和魚的生長,逐漸添加到池塘的最大蓄水深度。
第三,養魚
選擇體表光滑、無損傷、無病變的魚種。為了便於養殖期間的飼養管理,要求放養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時用鹽水消毒。以養羅非魚為主的魚塘,每畝放養越冬魚種1,000尾或夏花1,鰱魚200尾,鱅魚200尾,每尾4寸。
洋蔥的雄性率雖然高,但達不到100%,而且不使用任何激素控制繁殖過程。所以1個月後,越冬魚大概就要產仔了。為提高飼料利用率,獲得更整齊的成魚出塘規格,越冬儲魚池每畝應放養20 ~ 30尾兇猛魚,如黑魚。
第四,飼養管理
1.飼養
在池塘裏擺好兩張魚餌桌。夏花魚苗入塘的前10天,塘內浮遊生物多,不投餵飼料。越冬魚種入池後第三天即可投餵。放養10天之後,魚重100克/尾之前,每天餵三次。壹開始在池塘周圍均勻餵食,之後每天逐漸縮小餵食範圍,移至餌料臺。1周後,魚會集中在餌料臺上覓食。此時每天8: 30、6: 50在餌料臺餵它。當魚長到100g/尾時,每天8: 30和17: 30分兩次投餵。每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 ~ 4%,投餵量由專人稱重並記錄。同時在每頓投餵後1小時檢查餌料臺的剩余餌料,然後根據水質和天氣調整每頓投餵量。為了獲得更全面的營養,保持洋蔥的食欲,建議購買兩種以上的飼料進行交叉飼養。
2.水質控制
魚苗放流後1周內保持水位不變,然後每天增加水位5cm,直至水深達到150cm左右,之後每隔15 ~ 20天補充新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到25厘米之間;每20天施1次生石灰,用量為10 ppm ~ 15 ppm,使池水的pH值始終保持在7.5 ~ 8.5之間;魚苗放入池塘兩周後,移植浮萍覆蓋池塘20%的水面。
3.其他人
每天早晚巡視池塘兩次,觀察池塘有無滲漏,以及魚的活動情況。此外,在特殊情況下(如天氣悶熱、下雨前氣壓低),應補充淡水或采取其他措施增加氧氣。
動詞 (verb的縮寫)疾病預防
在魚下到池塘之前,徹底清潔和消毒池塘。冬季入池時將魚浸泡在0.4%的鹽溶液中10分鐘~ 15分鐘,以殺滅魚體表和鰓上的寄生蟲和細菌。每1個月用1ppm漂白粉或適量生石灰(根據池水pH值確定)對全池進行消毒。每隔20天投餵大黃、黃連、大蒜等中草藥制成的餌料,可有效預防疾病。
所以,要讓它快速成長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