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松鼠
學名:松鼠
屬:動物界,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嚙齒動物,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
性格:溫柔,可愛,聰明,溫順,討人喜歡,勤勞,愛幹凈,聰明靈活。
壽命:5-10年視品種而定。
分布:松鼠分布廣泛,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均可見到。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的山區;外國從俄羅斯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黑龍江,向西傳播到西歐。在針葉林中,松鼠每年並不豐富,其數量取決於冬季針葉樹種子的數量;因為它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種子和果實,種子有時占90%以上;然而,雲杉種子並不是每年都能收獲。在松果歉收的年份,松鼠會搬到食物多的地方覓食。而且在食物充足的年份,會大量繁殖。有大量的繁殖。松鼠通常體型中等,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松鼠有五顆上頜磨牙和四顆下頜磨牙,上頜磨牙和下頜磨牙的數量各不相同。前後肢之間沒有皮翅。四肢強壯,腳趾有尖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略重。松鼠端莊輕盈,體長約18-26 cm,尾巴長而粗,超過體長的三分之二,但不及體長。
尾毛濃密蓬松,四肢和前後足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向前折疊可達眼部,冬季耳端有壹撮黑色長發束。整個身體的背部從接吻端至尾根為棕灰色,身體兩側和四肢為棕灰色,毛根為灰黑色,毛尖為棕色或灰色。腹部從下領後面到尾根和四肢內側都是白色的。尾巴的背部和腹面為棕黑色,毛根為灰色,毛尖為棕黑色。吻部,臉頰和下部突起是背部顏色,但藍灰色,耳殼是黑灰色,冬季毛有壹大束黑色毛簇。個別毛色變化很大,如青色、灰色、棕灰色、深灰色和深棕色。隨著地域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比如遼寧松鼠的毛色是灰色的,而中國南方松鼠的毛色是黑色的。此外,毛色也受季節影響,冬季毛色為灰色或灰褐色,夏季毛色為黑色或深褐色。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的生活;它們用爪子和長鉤子壹樣的尾巴倒掛在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它們也會離開樹木,在地面上獵食。松鼠在秋季找到豐富的食物後,不僅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來儲存水果等食物,還會用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夏天全身都是紅色的毛,到了秋天就會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緊包裹身體。剛出生的松鼠,沒有毛發,眼睛不明,出生後8天開始長毛,30天後睜開眼睛,45天後可以吃硬果,變得非常敏捷。松鼠對主人很溫順,我們要溫柔的對待它們,這樣它們才會對妳死心塌地,絕不會用牙齒傷害妳。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妳的手指,逗妳玩,會覺得癢癢的,這是它們對妳友好的表現。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利用烏鴉、喜鵲廢棄的巢,有時在樹洞裏築巢;它們不僅吃野果,還吃嫩枝、嫩芽、樹葉、昆蟲和卵。秋天壹到,松鼠就開始儲存食物。壹只松鼠經常在幾個地方儲存幾公斤的食物,有時會看到松鼠在樹上晾曬食物,防止食物變質發黴。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沒東西吃了。
類型
松鼠有很強的生育能力。松鼠和其他嚙齒動物壹樣,具有早熟、繁殖快的特點。每年壹到二月,公松鼠和母松鼠就開始談戀愛,公老鼠擺動著粗尾巴,跳上樹冠去追母老鼠。這時候,母老鼠也很興奮,很熱情。發情期持續兩周左右,在此期間,雄性和雌性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在懷孕35-40天生寶寶,壹般每年生兩胎,偶爾生三胎。第壹年出生的雌鼠,每胎產3-6只幼崽,第二年後,每胎可產5-10只幼崽。新生幼仔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7-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在8-9個月的時候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二年可以和配偶壹起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吃肉。它的素食主要是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扁桃和榛子、橡子幹果和種子;食肉性食物主要是昆蟲、幼蟲、蟻卵等小動物。當食物是綠色和黃色時,松鼠有了另壹種選擇。我們春天吃樹芽,夏天吃蘑菇、托盤、小紅莓等漿果。秋天,食物極其豐富,我們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但最受歡迎的還是紅松子。說到采摘松子,這是松鼠的專長。不管樹有多高,球果長在哪裏,松鼠都能吃。具體過程是:它先把成熟的球果咬到地上,再從樹上下來。它和靈長類動物壹樣,用前腳撬開球果鱗片,咬開種皮,取出種子,以松子為食。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並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錐筒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