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後妃41名。
壹、後妃列表
1、皇後(3位)
孝賢純皇後富察氏,繼皇後輝發那拉氏,孝儀純皇後魏佳氏。
二、皇貴妃(5位)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純惠皇貴妃蘇氏、慶恭皇貴妃陸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
三、貴妃(5位)
忻貴妃戴佳氏、愉貴妃珂裏葉特氏、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
四、妃(6位)
舒妃葉赫那拉氏、豫妃博爾濟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
五、嬪(6位)
儀嬪黃氏、怡嬪柏氏、恂嬪霍碩特氏、誠嬪鈕祜祿氏、慎嬪拜爾葛斯氏、恭嬪林氏。
六、貴人(12位)
白貴人柏氏、金貴人柏氏、慎貴人柏氏、新貴人曾氏、瑞貴人索綽洛氏、福貴人索淖洛氏、秀貴人索綽洛氏、壽貴人柏氏、順貴人鈕祜祿氏、鄂貴人西林覺羅氏、武貴人索綽洛氏、陸貴人陸氏。?
七、常在(4位)
張常在張氏、寧常在寧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二、後妃資料
1、孝賢純皇後
孝賢純皇後(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乾隆帝原配嫡後,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傅恒姐姐,清代唯壹壹位富察氏皇後。
姿容窈窕,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常”。
乾隆十三年(1748年),隨乾隆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後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壹場不小的風波。
2、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後,清朝歷史上唯壹壹位漢族皇後,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晉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更是壹躍成為皇貴妃。
此時孝賢皇後富察氏已故,皇後那拉氏也因斷發不廢而廢,乾隆帝因崇慶皇太後(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阻攔未能立魏佳氏為後,魏佳氏從此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後之責,成為後宮之主達十年之久(乾隆帝在紀念魏佳氏的挽詩中稱她為“蘭宮領袖”)。
終乾隆壹朝,魏佳氏是為乾隆帝生兒育女最多的壹位後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後妃之壹。
3、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1745年),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歷使女(即格格);
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謚曰慧賢皇貴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4、愉貴妃
愉貴妃(1714年6月15日—1792年7月9日),珂裏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
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雍正第四子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歷承帝位;二十四日,初封海常在。乾隆元年晉海貴人。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十三日封愉嬪;乾隆十年正月晉封愉妃。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壹日薨,年七十九,五月二十三日追封愉貴妃,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奉安。
5、婉貴太妃
婉貴太妃(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陳氏,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嬪之壹。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壹,乾隆即位後初封陳常在,累晉婉妃。
嘉慶帝即位後,尊封為婉貴妃。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年九十二(古代虛歲),為乾隆帝後妃中最為長壽的壹位。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弘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