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木瓜魚制作小貼士
白木瓜雲南人平時說的木瓜,並不是全國人民都熟悉的那種木瓜,而是只產於滇西的白木瓜。滇西大部分縣都產白木瓜,但質量不如永平。首先,它太小了,只有半個拳頭大小。其次,太酸,屬於“低聚酸”的那種。永平雖然是個小地方,但由於氣候原因,白木瓜是特產,七個鄉鎮都有種植。它也很大,厚實多汁,酸甜適中,香味綿長。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藥用功效,包括開胃、健脾、跌打損傷、滋補、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這種說法自然有根據。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是“木本,春末花開,絳紅。其實大的像瓜,小的像拳頭,黃的像粉。.....木瓜性溫酸,平肝和胃,舒筋通絡,活絡筋骨,降血壓。”記錄。白木瓜是薔薇科落葉灌木。這棵樹有兩三米高,樹枝上有刺。花在葉子畫出來之前就會開,三五朵壹簇,在老枝上枝繁葉茂,給人壹種比較積極向上的感覺。花形五瓣單層,花萼呈鐘形,色猩紅,也有淡紅或乳白色,但極為罕見。白木瓜的果實是卵形的,但這是官方的說法,永平本地人稱之為“牛腎”狀。我們叫他“木瓜(de)”,這是永平當地的方言。只能理解,不能表達,含有“年輕”或者“新鮮”的意思。在我的記憶中,“木瓜”是我小時候最想吃的零食。當木瓜的幼果長到拇指大小時,我們背著大人偷偷摘了壹些,用鹽和味精拌辣椒面,做成辣椒鹽。那味道,酸辣,香脆,開胃。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人忍俊不禁。白木瓜的最佳收獲季節是初霜後。此時的白木瓜已經成熟,呈金黃色,果皮會滲出壹種粘稠的蜂蜜汁,散發出淡淡的酸香味。永平人不僅喜歡將其加工成木瓜絲或木瓜幹切片收藏,還喜歡將成熟的白木瓜與佛手、香櫞類水果壹起擺放在房間中央。濃郁的香氣可以提神醒腦,讓人心情舒暢。我從來不喜歡湯,除了雞湯或者白木瓜魚湯。喝湯的時候,木瓜雞湯和木瓜魚湯是首選。木瓜雞和木瓜魚的做法並不復雜,就是普通的燉雞和水煮魚,但是放上木瓜片之後,味道就完全變了。醇酸的酸和鮮的味道加上甜味,還挺開胃的,壹碗湯就讓人吐舌頭。白木瓜壹年四季都不長。在沒有鮮貨的季節,也可以用木瓜片或木瓜絲等幹品。新鮮木瓜肉呈淡黃色,煮出來的湯鮮亮,口感更好,香味更濃。風幹的木瓜是棕色的,煮出來的湯肯定是渾濁的,不過還好味道和功效沒變。永平還有壹道很有特色的菜,就是白木瓜炒羊肉。先將羊肉剁碎,加入姜絲、醬油、小面粉和鹽攪拌均勻,然後將新鮮木瓜切成細絲。然後,用幹辣椒,激烈地加熱油。當油燒開後,將羊肉放入鍋中快速翻炒,然後將新鮮的木瓜絲放入熱鍋中,攪拌均勻後快速出鍋裝盤。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是肉絲鮮嫩,酸爽可口,最好吃。吃過大理酸辣魚的人都會記得很清楚。酸辣魚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在大理,幾乎家家都會做這道菜。酸辣魚之所以出名,完全離不開洱海的鯽魚,賓川的花椒,蒼山的泉水,永平的白木瓜。否則酸辣魚的味道會大打折扣。大理人也愛用雞蛋大小的嫩木瓜炒雞塊,很神奇。方法是準備壹只嫩雞肉,將青木瓜切片兩三次或切成小塊,坐鍋熱油,放入幹辣椒、草果、八角爆香,再放入木瓜、雞肉、蒜瓣、姜片、蔥炒至雞肉變白,再放入醬油上色調味,再加入適量水至雞肉剛剛過,蓋上鍋蓋燉壹會兒,待香味飄出時,揭開鍋蓋翻炒均勻。然後蓋上鍋蓋,直到汁液幹香,出鍋即可食用。白木瓜雖然名字不美,但其花美麗溫婉,既美又香,壹直被視為觀賞樹木。用白木瓜老根培育的盆景,典雅莊重,古樸。木瓜的花期,枝葉深綠,或深紅,或微紅,或粉紅,掛滿了壹串串的木瓜花,真是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