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雞蛋150g,糖150g,面粉150g,水果(或果脯)10g,核桃仁10g。
制作:
1.蛋清打成泡沫,也就是雞蛋泡糊,水果和核桃仁切成丁。將白糖和蛋黃攪拌均勻,加入面粉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雞蛋泡糊攪拌均勻。
2.將蒸籠放在火上,浸泡籠布,用竹片做壹個無底模具,放在籠布上,將步驟1倒入模具中,撒上水果和核桃仁,蒸10分鐘,上菜時切成需要的形狀。
黃金蛋糕做法
材料:木薯粉500克。
八個雞蛋。
冰片糖400克
50克黃油(黃油)
椰子汁625毫升
半茶匙鹽
6克酵母
溫水30毫升
做法:1。在酵母中加入溫水,攪拌均勻進行發酵。
2.將椰汁和鹽用小火煮3分鐘,加入黃油,關火。冷卻後,加入木薯粉,攪拌均勻,制成椰汁漿。
3.雞蛋和糖打到企業,倒入椰奶粉和酵母水,用打蛋器打至混合,蓋上蓋子約1小時,每隔15分鐘用打蛋器打至混合。
4.烤箱預熱200度,將糊倒入烤盤,烤約15-20分鐘,取出,晾涼,切塊。
/question/46535356.html?si=1
生火。
材料:面粉500克花生油50克肉末200克蔥花50克姜末5克白菜餡150克精鹽10克醬油25毫升味精。
生產方法:
1.將肉末、蔥花、姜末和大白菜餡放入大碗中,加入精鹽、味精和醬油(或少許冷水)拌勻,制成餡。
2.將面粉倒入面盆中,加水,揉成面團,面團揉好後用濕布覆蓋5 ~ 10分鐘。
3.在案板上稍微抹上花生油後,將面團放在上面,揉幾下,用刀切成20等份的面團坯,壓平,用搟面杖搟出壹個長10 cm,寬6.5 cm的面團,然後將寬面壹端的兩個角稍微加寬。
4.將15 ~ 20g餡料橫放在面團中間,攤成餡料條,將窄端翻過來蓋在餡料上,然後將寬端的兩個角拉起,壓住側口。
5.將炒鍋用花生油大火加熱,放入荷包中燒(邊朝下),烤2 ~ 3分鐘左右,再刷壹點花生油,翻過來烤2 ~ 3分鐘,兩面金黃就熟了。
產品特點:皮薄柔軟,金黃有光澤,鮮美可口,最適合熱食。
滾驢,北京小吃
驢打滾又稱豆面餅,是北京小吃的古老品種之壹。它的原料是用黃麥水蒸的,水多面團稍軟。此外,大豆被油炸並卷成面粉。制作時,將蒸熟的黃麥裹上豆粉搟成皮,然後
將紅豆沙(或紅糖)攤開,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制作時要求餡卷均勻,層次分明,外觀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豆粉味濃。
黃豆是豆粉餅的主要原料,所以叫豆粉餅。但為什麽又叫“滾雪球”呢?好像是壹個形象的比喻。做成後卷在豆粉裏,像農村真的滾雪球,揚起灰塵,故名。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外號,不知道它的真名。現在的小吃店壹年四季都有,但大部分都從黃麥變成了江米面,因為黃豆面的顏色還是黃色的,是群眾喜愛的小吃。
家政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餅,是北京的古老小吃之壹。
配料:江米面、黃豆、豆沙餡。
我們先把糯米線倒進壹個盆裏,用涼水拌成面條。和面的時候註意加壹點水,這樣可以控制面條的硬度。打雪仗需要稍微硬壹點的面,這樣以後蒸的時候就不會把面都蒸薄了。而且比較合適的面可以輕掰分成兩半,切口非常整齊。
接下來我們準備把拌好的面條蒸熟,先在盤子上抹壹層食用油,這樣面條蒸熟後就不會粘在盤子上了。好了,現在把面條放在蒸籠上蒸。建議用大火蒸,20分鐘左右。
讓我們利用蒸面條的時間來炒黃豆。註意,炒黃豆前,壹定要把炒勺擦幹凈,不要放任何油。將黃豆倒入鍋中,用勺子將黃豆碾碎。用勺子炒菜的作用是可以很容易的把黃豆中的塊狀物碾碎。小貼士:炒黃豆時,要用小火,以免被燒焦。黃豆碾碎後,我們可以用鏟子翻炒。直到黃豆變成褐色,聞到香味。我們來對比壹下黃豆。炒出來的黃豆比之前黑了很多。
接下來,我們需要準備豆沙餡。買回來的豆沙餡比較稠,需要用水稀釋,就這樣。20分鐘到了。把面條從鍋裏拿出來。在面板上撒壹些炒好的黃豆。多灑壹點,但盡量均勻。把蒸好的面條從盤子裏拿出來,放在面板上,撒上黃豆。用搟面杖把它搟成薄片,像這樣。這個薄片的厚度就是成品雪球的厚度,可以自己控制。然後我們在這張床單上刷豆沙餡,盡量刷均勻,邊也要刷好。刷完之後,把這個大面條卷起來,建議在面條的封口處放些水,讓它們粘在壹起。接下來,我們小心翼翼地在面團上撒上大豆粉。擦的均勻!都抹了,馬上要剪了。切片前用水把刀弄濕。所以不會粘在刀上。將面團切成大小適中的小塊。然後在盤子上撒上黃豆,也在切好的面皮卷上撒上壹層黃豆。
最後把面卷壹片片整齊的放在盤子裏,這樣壹盤滾雪球又香又甜又粘,還有壹股濃濃的豆粉味。
酥油麻花
配料:面粉5公斤,小蘇打50克,紅糖600克,面油50克,每500克面粉加入煎炸油約200克。
做法:1)先將小蘇打、紅糖、面油溶於水,加入面粉,揉勻,搓成長條狀,盤起,醒發,上藥。
2)每小劑量搓成8 cm的長條,裝在托盤裏,壹層壹層的裝,刷壹層油,3-4層醒。醒後拿起壹根,搓成細長的繩子,合成三股,擰成麻花狀,每股約12 cm。
3)在油鍋裏炸至油六成熱。用筷子輕輕攪拌使其浮至油面,然後取出冷卻。
油茶是北京的滋補小吃。它是將面粉放入鍋中炸至顏色發黃,麻籽焦黃,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混合揉搓均勻,然後將揉搓均勻的茶葉放入碗中,加入糖,用開水調成糊狀。油茶味道香甜,可以當早餐或午餐,深受百姓喜愛。
炒肝
詳細做法:
1.準備大腸和豬肝(熟的可以在超市買到)切段備用;多準備蔥、姜、蒜,切段備用,準備壹小碗水澱粉最後勾芡。
2.提前把大蒜切成泡沫,說提前十五分鐘蒜素就能充分釋放,營養好。
3.將蔥姜放入熱油中煸炒,大腸翻炒,過壹會兒多加水和熱水,然後將豬肝倒入鍋中。
4燒開後加入兩勺醬油,加鹽和素菜。料酒燒開後,倒入水澱粉。
煮壹會兒就可以拿出來,放在小碗裏,然後撒上蒜沫。
磨碎的豆子制成的發酵飲料
在面粉廠磨綠豆做粉條或面粉時,取出澱粉後,剩下的淡綠色和藍色的下腳料發酵煮熟,就是豆汁。《晏鬥小食雜詩》雲:“渣滓實可作粥,老漿之味薄而稠,故男女同坐,酸鹽適口。”
豆汁最早分為甜、酸、酸甜三種。當天做的豆汁是甜的。第二天變得又甜又酸,第三天只酸不甜。
清宮飯堂煮“豆汁粥”有三種方法:勾面(豆汁煮好後,用少許純綠豆粉調成稀糊狀,在豆汁裏吃起來很甜),米飯(豆汁裏加壹碗米飯,酸甜可口),清煮(不加任何其他原料,只把豆汁煮得很清,這個。
《單豆汁》作者說,壹碗豆汁,壹碟麻辣鹹菜絲,占了酸、辣、甜、鹹五味中的四味,卻沒有苦澀,這是對生活的期待。
油炸芝麻豆腐
北京人很喜歡吃麻豆腐。馬豆腐是綠豆的豆腐渣,粉屋的副產品。
方法:
(1)油炸前,豆腐腦裏殘留的水分被壓掉,直到疏松幹燥才煮熟。500克芝麻豆腐(約壹大碗)需要200克左右的豬油。加入豬肉200克,肉末壹半,肉丁壹半。
(2)將肉丁翻炒待用,然後將肉末略翻炒,加入黃醬、醬油、蔥姜末和少許水,最後將肉丁和芝麻豆腐腦壹起翻炒。炒的時候顏色逐漸變化,越炒越幹。不停加水和油,翻炒攪拌均勻至稀糊狀,鍋內出現氣泡,不時有豆汁濺出時暫停。最後,豆腐的水分幹了,可以用筷子夾起。
(3)出鍋前加入炒好的肉丁、韭菜、熟豆芽、油渣,即可上桌。煎的時候要防止豆腐燒焦,所以要不斷的加入熟油,邊煎邊加油,讓豆腐在起鍋的時候濕潤油膩。
特點:灰綠色,微酸,開胃。
青菜餃子
配料:幹蔬菜(最好是幹菠菜)
做法:夏天蔬菜曬幹後,用報紙包好,防止壞了。冬天的時候,把幹菜煮熟,洗凈,用手碾碎,放在燉湯裏燉。直到燉肉幹了,幹菜已經變成了菜泥,就可以當餃子吃了。
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
北京特色小吃大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