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養殖必須有幹凈衛生的水源,寬闊的水域,壹畝鱖魚養殖池,2畝餌料魚池。鱖魚對水質要求高,水要循環流動,池底壹定要及時清理。鱖魚是長江中的兇猛動物。在生物鏈的頂端,它以小魚小蝦為食。買了兩次鱖魚,剖腹後消化道有魚蝦。目前人工養殖成活率只有70%,人工馴化投餵飼料的馴化率只有50%。壹半左右的鱖魚必須用鱖魚和蝦餵養。鱖魚養殖對水質要求高。10畝養殖池配有5個曝氣器(1.5 kW/h),水透明度40cm,PH值4-8,溶解氧4 mg/L
(1)鱖魚苗種放流前,必須提前三個月對池塘進行清理和晾曬,每畝用生石灰300公斤進行消毒滅菌。
(2)安裝壹個曝氣器,將池塘註滿水。水溫達到18攝氏度時,投放15萬粒鰱魚苗,尺度5-8厘米,再投放2000-5000粒鰱魚苗,以鰱魚、白鰱為餌。
(3)餌料池每畝投放小麥鰣魚苗15萬尾,可分期投放。當發現餌料池魚苗少時,及時投放小麥鰣魚魚苗;
(4)每天檢查養殖池塘水質和鱖魚的覓食活動,打撈死亡魚蝦,及時增氧,並從餌料池中捕捉小麥鰣魚投餵。
鱖魚人工養殖堅持每天巡視池塘,換水增氧,人工養殖密度高。應該使養殖池中的水循環流動。鱖魚的“殺手”是病毒感染,需要定期對養殖池塘進行消耗和消毒,改善水質。病毒感染會使鱖魚的養殖“全軍覆沒”。在文化的管理上,壹定要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管好工作。鱖魚養殖成本大概壹條20元。鱖魚苗每年4月投放,9月後捕撈上市。桂魚多賣給餐飲行業,上市也是9月以後。
(1)在鱖魚養殖過程中,必須準備充足的餌料魚苗。6-7月底,鱖魚養殖池可投放15萬花鰱魚苗,餌料養殖池應投放15萬麥鰣魚苗。
(2)每月壹次用生石灰水對整個池塘進行灑水消毒。隨著鱖魚的生長,耗氧量也增加。6-8月期間,每天早上打開增氧機,增氧4-6小時。池底淹水時立即換水增氧;
(3)養殖鱖魚不能投機取巧,不忍心付出代價。曾經有養殖戶想用飼料代替活魚活蝦,從投放魚苗開始馴化投放飼料,但馴化率只有不到50%,只好放棄投餵鱖魚,大部分不吃人工飼料,導致水質變差。
(4)鱖魚也有互食的習性,所以要餵足夠的魚苗,魚苗可以在餌料池裏抓來餵,死魚、死蝦、鱖魚都不吃,所以餌料壹定要新鮮;
(5)要保證餌料池的餌料魚充足,餌料魚是不長的小雜魚,選擇麥鯪魚最合適。花和白蓮只能放在池塘裏給鱖魚吃,還可以當“清道夫”,清理池塘裏的浮遊生物和微生物,凈化水質。
壹斤左右的桂魚最受市場歡迎,價格也高。鱖魚長到壹斤左右,就必須捕撈上市。鱖魚之“貴”,在於養殖成本高,技術難以掌握,風險大。很多養殖場不敢投資養殖。鱖魚每畝產值約654.38+0.2萬元,純收入約2萬元。必須提高鱖魚的養殖技術,努力馴養和投餵人工飼料,降低成本,讓老百姓吃得起,回歸“親民價”。鱖魚的人工養殖時間不長,鱖魚充滿了野性。人工培養必須不斷總結完善,培養有風險,投資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