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蕓豆的生長期是多少天?

蕓豆的生長期是多少天?

菜豆生育期為120天,生長適宜溫度為15 ~ 25℃,開花結莢適宜溫度為20 ~ 25℃。蕓豆營養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鈉等。蕓豆是我國雜豆出口中最重要的商品,約占各類雜豆的60%。蕓豆在我國分布廣泛,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新疆、四川、貴州、雲南等十壹個省區均有種植。根據蕓豆的顏色,大致可以分為白、黑、紅、黃、花五大類。其中,黑龍江省是中國生產蕓豆數量最多的省份,年產量30萬噸。品種多樣,分布廣泛,主要產奶蕓豆、紫蕓豆、白蕓豆、紅蕓豆、黑蕓豆等品種。內蒙古自治區產量僅次於黑龍江省,年產蕓豆約654.38+0.2萬噸,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主要生產黑蕓豆、紅蕓豆、奶蕓豆、白蕓豆等品種。雲南省以生產大白蕓豆和大黑蕓豆而聞名。

蕓豆是中國主要的食用豆類。目前我國通常將蕓豆作為輔助食品,消費量不大。近年來,由於出口量的增加,蕓豆種植面積增加,各品種產量也隨著國內外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

2.蕓豆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有哪些?

蕓豆營養豐富。谷物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每100g蕓豆含蛋白質23.1g,脂肪65438+7.3mg,胡蘿蔔素0.24mg,碳水化合物56.9g,鉀1520mg,鎂193.5mg,鈣65433。從營養成分來看,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齊全,尤其是賴氨酸含量高。蕓豆飽滿肥美,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可煮可燉,是制作糕點、豆餡、甜湯、豆瓣醬的優質原料。

蕓豆還有重要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是滋補食療佳品。據中國古代醫書記載,蕓豆味甘、溫,性溫,有溫中降氣、益胃止嘔、補腎益氣的作用。現代醫學分析也表明,蕓豆種子中含有植物血凝素,可提高化療和放療治療腫瘤的療效;蕓豆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排毒的作用。蕓豆也是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物。

3.種植蕓豆,如何選地整地?

雖然蕓豆比較瘠薄耐旱,但為了高產高效,應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疏松的平川或平崗地,土壤pH值6.0~7.5,避開低窪易澇地。豆科作物的殘茬上禁止種植蕓豆,小麥、玉米、馬鈴薯、亞麻的殘茬適用於前茬。蕓豆子葉出土時,幼芽頂土能力較弱,需要精心整地。最好在秋季深耕整平地面,深耕深松基礎的地塊可在秋季耙平(拾茬),耙深12~15cm,耙平耙薄,然後起壟鎮壓,達到待播狀態;沒有深松或深松基礎的,先進行深松或深松,深松深度15~18cm,深松深度25~30cm,然後整地準備播種。

4.菜豆播種前如何處理?

選擇適宜熟期、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良蕓豆作為主要種植品種。品種選好後,種子經過精挑細選,可以機械選,也可以人工選。選擇籽粒飽滿有光澤的種子,剔除病斑、碎粒、雜糧。對精心挑選的種子進行處理。人工播種,可在播種前2~3天用1%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種子20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殺滅種子表面的炭疽病。種子用溫水(40℃)浸泡3~4小時後,在25~28℃下24小時即可發芽,胚根破種皮(即白吐絲)。機械播種的種子可在播種前0~2天用占種子重量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5438+拌種,防止根腐病。

5.種植蕓豆如何控制地下害蟲和根腐病?

對蠐螬、蟋蟀等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播種前每公頃用50%辛硫磷顆粒劑22.5公斤,細土450公斤,混勻後隨播種施入土壤,或播種後每公頃用50%辛硫磷乳油1500毫升,水750公斤灌根。辛硫磷在深色土壤中可有效殺蟲60天左右,但應在暗處操作,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因為易光解。

為防止菜豆根腐病,播種前用50%多菌靈和50%付梅乳油10倍混合細土,播種前撒於穴內。如果菜豆生長過程中有漚根的病株,此時不要澆水,先培土,再用65%炭疽福美雙500倍液和2000倍壯根劑灌根。每株可灌150~250g,每周1次,連續灌2~3次,病株可恢復生長。發病初期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500mL每分;或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每穴500毫升。

6.蕓豆播種技術

蕓豆適宜播種期長,5cm深處土壤溫度穩定通過12℃即可春播。夏季播種,及時搶墑,清茬,前茬收獲後播種。穴播和條播都可以。蕓豆種植密度宜疏不宜密,密度過大倒伏嚴重,結莢率低。小蕓豆壹般播種量為30~45kg/hm2,中、大蕓豆壹般播種量為60~75kg/hm2。播種前施種肥時,註意種肥分離。種子肥料壹般要施在種子下4~5cm處,以免灼傷種子。每穴播種3~4粒,深度4~5cm,最後覆土。

7.蕓豆田間管理有哪些技術要點?

(1)和時間,幼苗。蕓豆出苗後,應及時進行間苗和定苗,間苗應在幼苗出現3 ~ 4片真葉時進行。壹般每穴留苗1~2株。

(2)中耕除草和追肥。追肥以氮肥為主,配以適量的磷肥和鉀肥。施肥方法有兩種,壹種是開花前少施,開花後適量,結莢高峰期再施,多施磷鉀肥,不施氮肥;另壹種是在貧瘠的土地上分階段追肥,分別在開花前和開花後追肥。

(3)灌溉。結合追肥施肥進行灌溉,壹般在苗期和花期。

8.蕓豆施肥技術

蕓豆施肥應分層施肥,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1)基肥:每公頃施15000~30000kg腐熟優質農家肥,結合整地壹次性施入。

(2)種肥:每公頃施磷酸二銨67.5 ~ 75.0公斤,尿素37.5 ~ 45.0公斤,硫酸鉀37.5 ~ 40.5公斤。

(3)追肥:蕓豆初花期或結莢期噴施葉面肥1~2次,每公頃噴施葉面肥1.5kg磷酸二氫鉀和450kg水。

9.蕓豆生長期間如何及時澆水?

蕓豆喜歡適度濕潤的土壤條件,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生長期適宜的土壤濕度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為80%。苗期和拉蔓期應以生根開花為主。為了防止葡萄樹白長,宜少澆水,勤栽培。花期對土壤水分最敏感。花期土壤幹燥,落花率高,導致產量低,品質差。因此,蕓豆在成苗後至第壹層莢入土前應輕澆1次,並應栽培2~3次。開花結莢時,結合追肥澆水1次,然後保持土壤幹濕,這就是“幹花濕莢”增加莢果產量和品質的澆水經驗。

10.如何防治蕓豆的病蟲害和鼠害

土鱉蟲、斑蝥和大豆食心蟲是菜豆常見的主要害蟲,土鱉蟲危害幼苗,斑蝥成蟲危害花蕾和花朵,大豆食心蟲危害葉片和幼莢。苗期可統壹殺滅地蟲,用量為1袋/畝,保證壹次整苗。花期用3000倍的21%溶液或1000倍的30%甲基除蟲菊素溶液在植株基部噴灑藥液防治斑蝥成蟲。在螟蟲進入花冠之前,對莢果蕾期沒有危害。使用90%敵百蟲或樂果800~1000倍液,每3~4天1次,連續噴灑農藥2~3次,效果明顯。

蕓豆病害主要有葉銹病、褐斑病、角斑病和枯萎病。前三種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或50%甲基硫菌靈500-800倍液處理,枯萎病可用75%百菌清1600倍液或70%迪信通1500倍液處理。為了增產增收,必須加強滅鼠工作。

11.如何確定蕓豆的適宜采收期?

及時采收,顆粒歸倉,是保證蕓豆高產豐收的重要環節之壹。蕓豆(尤其是藤蕓豆)莢熟期長,早晚不壹致,收獲早,影響籽粒飽滿;收獲期晚,因為炸莢或陰雨天導致產量損失。壹般當80%的豆莢由綠變黃,種子變成固有的形狀和顏色,種子含水量在40%左右時,就應該開始收割了。每天早上10前或下午4點後采收,防止炸莢造成損失。收割時,可將幼苗拔起,鋪在幹燥處,曬幹,脫粒。

蕓豆壹般采收質量標準:含水量14%以下,雜質0.5%以下,異色粒1%以下,不完善粒3%以下。

如何安全儲存蕓豆?

幹蕓豆種子入庫前,要進行清洗分級,有病蟲害的種子不能入庫。蕓豆種子入庫前要用磷化鋁熏蒸。如果倉庫小,可以密封,可以在倉庫裏熏蒸。倉庫大的話,要分批熏蒸入庫。不同地方的氣候條件不同,儲藏種子的允許含水量也不同。在南方,其含水量不能超過11%;北方倉庫通風良好,種子允許含水量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