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肥腸魚的辣油是怎麽做的?魚有哪些食材?

肥腸魚的辣油是怎麽做的?魚有哪些食材?

壹定要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魚,如草魚、鯡魚、鱸魚等,讓肥腸和鮮嫩的魚肉起到互補的效果。

材料:腌制肥腸250克,鱸魚500克。

輔料:黃豆芽150克,黑粉絲(山東產紅薯粉絲)150克,芹菜50克。

調料:香辛料和辣油150g,高湯400g,醬油5g,鹽11g,味精5g,雞精2g,糖2g,料粉2g,生粉10g,雞蛋1g,料酒7g,芝麻60g。

產量:1。將鱸魚宰殺洗凈,去骨,切成0.3厘米厚的魚片,用鹽6克、生粉、生粉、壹個雞蛋的蛋清、料酒2克、水20克腌制半小時。2.鍋內放底油,放入豆芽和芹菜,加入5g鹽和調味粉,翻炒至熟,將豆芽和芹菜放入碗底。3.將魚片用開水浸泡,撈出,鋪上豆芽和芹菜。4.將腌制好的大腸切成1cm長的段,將黑粉絲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將大腸和粉絲與高湯、醬油、味精、雞精、糖、5克料酒壹起放入鍋中,小火煨8分鐘,然後澆在魚片上。5、麻辣熱油澆上熱,撒上炒好的芝麻,點綴香菜。

特點:魚肉鮮嫩肥美,味道正宗。

香料和辣油的制備:

原料:幹紅辣椒1500g,青椒1000g,香葉150g,香草100g,郫縣豆瓣2500g,肉桂200g,豆蔻100g,色拉油7500g。

制作:將紅辣椒切段,焯壹下。鍋中加入色拉油,加熱至三成,加入上述原料,小火燉2小時。油溫不應過高。相對純正的川法,辣味濃,香味濃。最後,澆辣油時,可以先放壹些幹辣椒段,再澆上熱辣油,更香。

材料:熟腸套疊(大腸腸套疊到小腸)300g,青魚500g。

輔料:桂林米粉250克,海帶、豆芽、芹菜、小蓮藕各50克。

調料:白酒2g,洋蔥姜水10g,鹽2g,蛋清1g,澱粉10g,胡椒粉5g,蒜泥10g,野辣椒10g,花燈泡椒10g,紅油。

產量:1。將鯡魚切片,用白酒、洋蔥姜水和鹽腌制,加入蛋清和澱粉,拌勻上漿,放入冷凍室5分鐘,使魚肉不松散,韌性強。2.將腌制好的大腸切成段。將煮好的底料去雜,放入煮好的魚片、鹵腸、米線、花椒、燈籠泡椒、海帶、豆芽、芹菜、小蓮藕中,煮5分鐘左右。3、鍋中放紅油,花椒,蒜泥,加熱後倒入。

基礎材料的制作:

材料:郫縣豆瓣50克,老幹媽豆豉30克,海鮮辣醬20克,李錦記海鮮醬10克。

調料:草果5克,豆蔻10克,香葉5克,南姜5克,桂皮5克,八角5克,香茅10克,味精2克,雞精3克,醬油5克,糖3克,鹽6克。

制作:鍋內放底油,加入豆瓣醬、豆豉、海鮮辣醬、李錦記海鮮醬,翻炒至香,再加入香料、1000克水、味精、雞精、醬油、糖、鹽,煮半小時。

基料中加入海鮮醬、辣醬等調料,味道鮮美,口感綿軟,不那麽生硬。制作底料時,建議先將香料用油炒熟,再加入豆瓣、辣醬等調料,這樣可以把香料的藥味吹起來。另外,魚片和肥腸壹起燒5分鐘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以後再放魚片,也可以另起鍋單獨焯水。

這種做法更接近家常菜的風味,其中加入了白酒,更像川菜的風格,容易被食客接受。

肥腸魚(紅燒)

材料:熟肥腸250克,鯡魚250克。

輔料:黃豆芽100g。

調料:花椒20g,老幹媽辣椒醬30g,醬油10g,郫縣豆瓣10g,糖10g,胡椒粉5g,雞粉5g,紅油30g,高湯500g,姜片10g,蔥65440根。

方法:

1.熱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小蔥、姜、蒜片、辣椒醬翻炒,放入除魚片外的肥腸和魚排骨、背骨(香味更濃),倒入料酒、醬油、白糖、雞粉,加入高湯,燉3分鐘左右至肥腸熟,再放入蔥、青椒。2.將豆芽泡入大碗底部,放入煮熟的肥腸和湯汁。3.將青魚魚皮換成厚度約0.2厘米的蝴蝶片,用鹽4克、味精2克調味,用四分之壹蛋清和10克澱粉調勻上漿,腌制5分鐘,加入開水,用筷子將魚片拉至成熟變色後取出,放在肥腸上,撒上蒜泥和幹辣椒絲。4、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花椒炒香,再倒入少許紅油,燒至五六成熱,沖入大碗,最後撒上香菜。

特點:色澤鮮紅,口感麻辣,醬香濃郁。

肥腸魚(白醬)

材料:熟肥腸250克,鯡魚250克。

輔料:100g酸菜,1000張100g芹菜,50g芹菜。

調料:花椒20克,胡椒粉5克,雞粉5克,雞蛋1個,高湯500克,姜片10克,蔥10克,蒜50克,料酒1克,幹辣椒絲10克,野辣椒50克。

方法:1。熱滑鍋中留少許底油,爆香蔥、姜片、蒜,炒酸菜、肥腸,倒入料酒、雞粉、花椒,加入高湯,燉至肥腸熟。2、細香菜油成熟,墊入碗底,千絲萬縷的水倒入碗中,填滿肥腸和湯汁。3.將帶皮的魚片換成蝴蝶片,加鹽4克,味精2克,用四分之壹蛋清和10克澱粉混合上漿,略腌,放入熱水鍋中焯壹下,用筷子將魚片撈出至熟變色,放在肥腸上,撒上蒜末、蔥花、胡椒粉、洋蔥片和幹辣椒絲。4、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花椒炒香,沖入大碗,最後撒上香菜。

特點:味道辛辣,辣椒味濃。

材料:肥香腸250克,鯡魚500克。

輔料:米線60克,豆芽60克,海帶60克,鴨血60克。

調料:姜9克,蔥花9克,蒜泥6克,八角3克,桂皮3克,鹽10克,味精5克,白芝麻2克,幹辣椒10克,生粉適量,水煮料500克,紅油30克。

產量:1。肥腸洗凈,加入姜、蔥、蒜各6克,八角3克,桂皮3克,鹽5克,味精2克,糖10克,水1500克,小火煮1小時,至大腸基本成熟。2.鯡魚切片約0.2厘米,用鹽5克、味精3克、生粉適量調上漿,略腌。3.把輔料泡在底部。4.鍋裏留底油,炒鍋裏放3克姜和蔥花,然後把水、魚片和肥腸煮2到3分鐘。5、紅油加熱澆在魚片上,撒上白芝麻即可。

煮料準備:加入50g黃油燒熱鍋,加入350g郫縣豆瓣炒香,再加入15g鹽、30g花椒、30g海椒、20g茴香、15g幹辣椒、30g草果、30g豆蔻、20g八角、20g桂皮,加入3000g。

這種做法結合了雲南的小吃和菜肴,搭配合理。如果當地人吃的清淡,燒水時可以用黃油和植物油混合的復合油。

紅燒香腸;

1.將新鮮的豬大腸用面粉揉搓,然後加入醋和鹽,使面粉均勻地粘在大腸表面,以去除大腸表面的粘液和異味,然後放在水管上反復沖洗。2.將洗凈的大腸放入沸水中煮10分鐘,去除水面的泡沫。3.高壓鍋內放入1000克水,加入肥腸和蔥20克、姜20克、豆蔻3克、桂皮5克、八角3克,壓15至20分鐘,直至肥腸熟透。

紅油的制作方法:原料:色拉油2500g,郫縣豆瓣250g,大蒜250g,蔥姜15g,花椒200g,老幹媽辣醬500g,辣椒面400g,豆蔻150g,八角150g,桂皮600g。

制作:1,鍋內放500g色拉油,燒至五成熱,蒜頭松松的拍在油裏,略炒出香味,放入郫縣豆瓣和老幹媽辣椒醬出香味。2.將花椒、豆蔻、八角、桂皮、紫蘇、孜然用冷水浸泡10分鐘,撈出,將色拉油2000克倒入鍋中,加入上述原料,小火煮10至15分鐘。3.將辣椒面放入大桶中,將煮好的油和香料加入大桶中拌勻。把桶裏的油和香料倒回鍋裏,小火燉40分鐘,撈出香料成紅油。

這兩種口味都不是特別重,比較適合大眾。熬紅油的時候可以加入100克的香菜籽,味道又香又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