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心邀請了日本專家。
就是這位老人,齊藤明彥,中國科技交流中心聘請的日本專家,在日本草莓界享有盛譽。
齊藤先生已經不是第壹次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小湯山基地指導工作了。他和科技部交流中心聘請的另壹位草莓專家宮本茂吉(Shigeyoshi Miyamoto)從2009年開始,先後14次訪華,通過多種形式在北京指導中國草莓種植技術人員。把他們幾十年種植草莓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的農技人員。
隨著北京城市化和建設用地的擴大,北京可利用的耕地大大減少。為了建設新農村環境,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區,在有限的耕地上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北京很早就引進了歐美的草莓品種,但由於口感差、抗病性弱、苗木死亡率高、產量低,在市場上很難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高架設施栽培草莓
雖然日本草莓品種已經在我國大面積栽培,但是草莓的種植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高架設施栽培草莓的技術在日本已經相當成熟。該技術具有提高采光率、營養可控、土壤滲透性高、防止根腐等優點。還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產量,方便采摘,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在日本草莓專家多次指導下,國內從事草莓生產的壹線技術人員認識到,日本草莓新品種研發水平較高,種植理念和實際栽培技術水平超過國內現有栽培技術,日本消費模式與國內相似。引進日本先進的草莓栽培技術,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可以快速提升產業水平。
打破傳統觀念
為配合北京草莓新產業建設,科技部交流中心打破了每個項目原則上只聘請壹名專家的傳統工作模式,采取聚焦重點項目、重點領域的形式聘請專家。基地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在草莓栽培、種苗繁育、架空栽培管理新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專家培訓、座談、實地指導等方式,打破了中國技術人員種植草莓的傳統觀念。草莓生產的關鍵是育苗,草莓營養缽育苗的方法解決了多年來困擾我國農業技術人員的成苗率低等問題。
科技部交流中心聘請的日本草莓專家多次舉辦草莓種苗繁育和生產技術專題講座,北京市13區縣幾乎所有草莓農業推廣人員和骨幹農戶都參加了培訓。專家詳細講解了草莓生產中遇到的育苗、種植、土壤養分、蜜蜂授粉、水分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技術。在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京郊草莓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及時提出了改進建議。
專家指導有利於種植草莓。
目前,專家指導的草莓已占市場草莓品種的85%,產量也大幅提高,畝產提高40%,達到2000斤。2012年,僅北京昌平區草莓年產量就將達到4500萬公斤,年產值7.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在推動北京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京郊農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壹個大棚的凈效益達到2萬多元。如果壹個農戶種植5個大棚,年收入將達到約65438+萬元。
北京居民每年吃掉2000萬公斤草莓,但只有7.5%來自北京郊區。北京高端草莓市場的巨大缺口,讓昌平看到了商機。2012年,昌平將舉辦被譽為“草莓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世界草莓大會,並以此為契機,投入巨資推動草莓產業發展,大力推動草莓科技進步。中國有機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