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壹年當中日照時間最長的壹天,是24個節氣當中比較重要的壹個,從很多 歷史 文獻上都可以看到,比如《帝京景物記勝》中就有:“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再比如民間諺語有“吃了夏至面,壹天短壹線”、“冬至餃子夏至面”等等。為什麽要在夏至這樣壹個節氣吃面?它的講究又在哪裏呢?
其實夏至日吃面跟壹樣東西有關,那就是小麥。
夏至時節,正值新麥“登場”。在這壹天吃面,包含了“嘗新”之意。而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用新麥制成的面條,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口感、味道也數上乘~
南方有:陽春面、幹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和麻油涼拌面;
北方有:打鹵面、炸醬面、油潑扯面等。
那麽問題來了,妳今天吃的什麽面呢?
主料: 茄子半個、豬肉100g、蝦仁6個、鹵肉湯1碗、新鮮堿面200g
輔料: 花生油20g、八角2瓣、雞精1g、鹽適量、澱粉10g、小蔥適量、姜2片、紅椒半個、香菜1顆
做法: 蔥姜切絲,豬肉切成小丁;
紅椒、茄子切丁、香菜切段、蝦仁去蝦線洗凈備用;
鍋燒熱後,倒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八角,小火慢慢炸出香味,大火爆香蔥姜後,放入豬肉,大火進行翻炒,待豬肉變色,加入洗凈的蝦仁,大火繼續翻炒片刻;
調入生抽,蝦仁變色後,放入茄子丁,大火翻炒至茄丁變軟,倒入鹵肉湯,加入適量鹽和雞精調味,增加口感,繼續大火燉煮;
待湯汁濃稠時,加入紅椒丁和水澱粉勾芡,大火燒開後,撒入香菜段即可關火;
另起鍋將新鮮堿面煮熟,過冷水後瀝幹,淋上燉煮好的鹵,拌勻即可。
主料: 掛面100g、五花肉180g、甜面醬40g、黃豆醬50g、黃瓜半根、黃豆40g、胡蘿蔔半根
輔料: 料酒15g、食用油20g、細砂糖10g、大蔥1小段、清水適量
做法: 五花肉洗凈,切成小丁;
鍋中倒入食用油,下入肉丁炒熟,加入黃豆醬、料酒和糖,略作翻炒,再加入甜面醬和清水拌勻;
待醬汁的水分被煮幹,放入切好的大蔥,稍作翻拌,即可出鍋;
黃豆提前泡發好後,放入煮鍋,用清水煮熟,撈出備用;
再將掛面放入清水中煮6-7分鐘煮熟,撈入碗中;
放入2-3勺炸醬,接著放上黃豆、黃瓜絲和胡蘿蔔絲,拌勻即可。
小貼士: 煮炸醬時,要全程攪拌醬料,以免糊底。
主料: 蕎麥面條200g、雞蛋1個、生姜2片、大蔥1段、大蒜2瓣、香菜1根
輔料: 食用油4勺、辣椒粉1勺、芝麻1勺、生抽2勺、香醋6勺、五香粉1勺、鹽2小勺、雞精1勺
做法: 蔥和大蒜切末,香菜切小段,姜片切絲備用;
空碗中放入壹半的蔥蒜末、全部姜絲、1勺辣椒粉和芝麻;
再取壹個空碗,放入生抽、香醋、五香粉、鹽和雞精,加入適量純凈水攪拌均勻;
鍋裏放入食用油燒熱,直接澆在蔥蒜的碗裏;
鍋中留底油,小火將雞蛋煎熟;
將剩余的蔥蒜末和香菜放入有熱油的碗裏,攪拌均勻;
蕎麥面煮熟後過涼水冷卻,放入碗中,加入少量純凈水,倒入料汁和熱油汁,放上煎好的雞蛋即可。
我是掌小鮮,壹枚專註於“好好吃飯,吃好飯”的小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