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後每周做壹次檢查。壹般來說,孕28周前需要每月做壹次產前檢查,28-36周每兩周做壹次,36周後每周做壹次,但不同地區和醫院的規定可能不壹樣。整個孕期,可能需要進行10 ~ 15產前檢查。
孕晚期的孕期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
1.尿樣:尿樣的檢查項目包括蛋白質、糖類和酮體,紅細胞和白細胞的鏡檢等。壹般情況下,上述指標應該是負數。
2、體重:孕婦的體重可以間接檢測胎兒的生長情況。如果孕婦體重增長太慢,那麽胎兒可能發育不良;如果孕婦體重增長過快,胎兒可能會有很大的發育,可能需要剖宮產。
3.胎心:胎心監護是利用電子胎心監護儀記錄胎兒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的圖形,用於臨床分析。正確評估胎兒在準媽媽子宮內的情況是主要的檢測手段。胎心監護采用微波技術,對胎兒無害。
4、胎動:準媽媽在孕18周左右能感覺到胎動,孕20周以後會感覺到。胎動最初是每個小天3-5次,隨著準媽媽懷孕月數的增加,胎動逐漸明顯。但臨產前準媽媽的胎動次數會略有減少。如果寶寶因子宮內缺氧而處於窘迫狀態,如早期脫皮、胎盤功能障礙、打結、臍帶扭曲或脫垂等,準媽媽會感到胎動異常,初期癥狀為胎動頻繁,隨後減慢或消失。因此,準媽媽可以根據胎動的計數,及時了解胎兒在子宮內的安全性,有助於早期發現胎兒在子宮內的異常,有助於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
5、腹圍:寶寶越長大,準媽媽的肚子就越大。到了孕晚期,腹圍會有很大變化。準媽媽在做產前檢查,測量腹圍,可以方便醫生預估寶寶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是否會誘發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6、血常規:血常規正常值主要是判斷準媽媽是否貧血,其判斷標準國內外不壹。
妊娠晚期產前檢查的重點項目
29 ~ 32周(第六次體檢)
檢查項目:水腫和預防早產。
懷孕28周後,醫生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另外,準媽媽在37周之前要特別註意預防早產。如果陣痛持續加重超過30分鐘,並伴有陰道出血或水排出,必須立即送醫院檢查。
33 ~ 35周(第七次體檢)
檢查項目:b超評估胎兒體重。
懷孕34周時,建議準媽媽做壹次詳細的b超,評估當時胎兒的體重和發育情況(比如子癇前期的胎兒都會顯得嬌小),估計胎兒的體重,直到足月分娩。
36周(第八次體檢)
生產檢驗項目:準備生產事宜。
第八條生產檢驗的檢驗是為生產事項做準備。
37周(第九次體檢)
檢查項目:註意胎動。
由於胎動越來越頻繁,準媽媽要時刻關註胎兒和自身情況,避免胎兒早產。
38 ~ 42周(第10次體檢)
檢查項目:固定胎位、分娩、準備分娩、考慮分娩。
從第38周開始,胎位固定,胎頭已經下來,卡在盆腔裏。這個時候,準媽媽要做好隨時分娩的準備。有些準媽媽42周後仍無分娩跡象,應考慮讓醫生使用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