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馬錢子中毒機理
對馬錢子毒性的認識經歷了從“無毒”到“有毒”再到“劇毒”的過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馬錢子含有馬錢子堿(士的寧)、馬錢子堿(馬錢子堿)、γ-馬錢子堿和β-馬錢子堿、馬錢子堿、馬錢子堿等。主要生物堿為士的寧和馬錢子堿。治療劑量首先興奮脊髓的反射功能,然後興奮延髓的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並能改善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功能。毒性劑量可以抑制呼吸中樞。士的寧還能增強防止膽堿酯酶破壞乙酰膽堿的作用,加強腸道蠕動,導致腹痛腹瀉。馬錢子堿和士的寧在極高劑量下均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入,可見箭毒效應。馬錢子還可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急性腎衰竭和尿毒癥。口服士的寧1次5 ~ 10 mg可引起中毒,30 mg可引起死亡;服7克馬錢子可致死。中毒潛伏期為30 ~ 180分鐘。
二、影響馬錢子毒性的因素
1.馬錢子炮制品的質量壹般以炮制品中士的寧的含量為標準,目的是降低療效差、毒性大的馬錢子堿的含量。傳統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比如豆腐劑(大綱)、牛肉炒(禁反)等明代的做法。清代有香煎、泡發(好朋友)、泡發後反復加工土粉(壹生收藏)。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砂炒和炒,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接受為法定方法。砂炒法直到有爆音,表面鼓起,按壓時粉碎,外觀變成褐色。砂溫以240℃ ~ 250℃為宜,時間為3 ~ 4分鐘。油炸的最佳油溫是250℃。經過砂炒或油炸等高溫處理後,藥效低、毒性大的馬錢子堿被大量破壞和損失,而士的寧被部分破壞,同時生成異馬錢子堿、異鉤藤堿等毒性小的生物堿。
2.與《神農本草》序配伍:“若有毒,宜控制,則可恐自相殘殺。”研究表明,麝香和延胡索能增強馬錢子的毒性,故不宜合用。赤芍能降低馬錢子的毒性,馬錢子與壹定量的赤芍混合能降低毒性。隨著赤芍用量的增加,馬錢子減毒的程度會增加。甘草對馬錢子的毒性也有影響。有報道稱,用兩倍量的甘草煎煮馬錢子,可降低或減輕馬錢子的毒性。
3.馬錢子的劑量接近毒性劑量,臨床應用時必須慎重。我們可以從小劑量開始,0.3 ~ 0.6 g,加工後放入丸粉。士的寧的含量控制在6毫克左右。由於患者體質、年齡的差異,實際應用要因人而異,以病情輕重為度。
三、馬錢子的臨床應用
馬錢子雖然有毒,但療效肯定。在臨床應用中,馬錢子炮制必須規範,劑量必須準確。馬錢子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濕疼痛、經絡攣縮,常與羌活、川烏、乳香、沒藥同用。在傷科和外科,馬錢子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與自然銅、骨碎補、乳香、沒藥等同用,治療跌打損傷和腫脹。治療外陰壞疽,可與草烏、當歸、地龍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