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冬棗適宜在什麽條件下生長?

冬棗適宜在什麽條件下生長?

(1)溫度 冬棗是喜溫樹種,在其生長發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北方棗樹栽培表現發芽晚、落葉早。當春季氣溫達到13~15℃時(滄州4月中旬前後),冬棗芽開始萌發,達到17~18℃時抽枝,棗吊生長、展葉和花芽分化,19℃時出現花蕾,日平均氣溫達到20~21℃時進入始花期,22~25℃進入盛花期。花粉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4~26℃,低於20℃或高於38℃,發芽率顯著降低。果實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4~27℃,溫度偏低,果實生長緩慢,幹物質少,品質差。果實成熟期的適宜溫度為18~22℃。因此,花期與果實生長期的氣溫是冬棗栽種區域的重要限制因素。當秋季氣溫下降到15℃時,樹葉變黃開始落葉,至初霜期樹葉落盡。冬季耐極端溫度的能力很強,休眠期可忍耐-30℃的低溫,夏季可忍耐45℃短時的高溫。

綜上所述,凡是冬季最低溫度不低於-31℃,花期日均溫度穩定在22℃以上,不高於38℃,果實生長發育期在日均溫度16℃以上大於100天以上的地區,冬棗均能正常生長。

(2)濕度 冬棗是抗旱耐澇能力較強的樹種,對濕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年降水量100~1200毫米的區域均有分布,以年降水量400~700毫米較為適宜。滄州最低年降雨不足100毫米,最高1160毫米,均能正常生長結果,棗園積水30多天也不會死亡。

冬棗不同的生長期對濕度的要求有差異。開花期要求較高濕度,相對濕度70%~80%有利授粉受精和坐果,若此期過於幹燥,相對濕度低於40%,則影響花粉發芽和花粉管的伸長,致使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嚴重,產量下降。“焦花”現象就是因為空氣幹燥,相對濕度過低造成的。如果花期雨量過多,尤其花期連續陰雨,氣溫低不利於授粉,花粉容易脹裂不能正常發芽,坐果率也會降低。果實生長後期要求少雨多晴天氣,白天溫度高,夜間溫度低,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和果實著色。如雨量過多、過頻,會影響果實的生長發育,裂果、漿爛等果實病害加重,並影響冬棗的品質。

土壤濕度可影響樹體內水分平衡及各部分器官的生長發育,土壤田間持水量在70%左右有利冬棗的生長,當30厘米土層的含水量5%時,棗苗會出現暫時性萎蔫;土層含水量3%時就會永久性萎蔫。水分過多,土壤透氣不良,根系會因窒息影響根系生長,長期積水也會死亡。

(3)光照 陽光是壹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能源,實現能量轉換。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的作用下,在葉片的葉綠體中把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包括葉片吸收的水)、礦物質轉化成有機物放出氧氣,成為生物可利用的能源和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冬棗是喜光樹種,冬棗枝條、葉片、果實和根系的生長都離不開陽光。適宜的光照可促進植物體細胞增大和分化,控制細胞分裂、伸長,維持正常的光合作用,有利於樹體幹物質的積累及各部分器官的健康生長。如花芽的分化及形成的多少,質量的好壞,坐果率的高低,果實的生長、著色、糖和維生素C等物質的生成都直接與光照有關,不僅如此,光照不足也會影響根系生長,因為根系生長所需的養分主要依靠地上部的光合作用產物,根系生長又會影響到地上各個部分的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離不開根所吸收的水和礦物質。

目前生產上常見的冬棗園,為達到提早結果的目的實行密植,但由於管理不當造成棗園郁閉,樹冠通風透光不良,致使形成無效葉面積增多,葉片的生產能力下降,造成樹體衰弱,棗頭、二次枝、棗吊生長不良,坐果率低,產量低,果實品質差,內膛枝條枯死,結果部位外移,病蟲害嚴重等現象。必須通過冬剪和夏剪,合理整形,解決冬棗園的群體結構和樹體結構過密問題,才能達到樹體健壯,實現冬棗優質高產的目的。

(4)土壤 冬棗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強,是耐瘠薄抗鹽堿能力較強的樹種,在土壤pH5.5~8.2範圍內,含鹽量(濱海地區)不高於0.3% 的土壤上均能生長。平原荒地、丘陵荒地均可種植,特別是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已明確指出今後發展果樹不能占用基本農田,冬棗耐瘠薄抗鹽堿的優良特性在今後農業產業調整和農民增收上更有特殊意義。滄州地區濱海鹽堿地上栽植的冬棗不僅長勢好,而且生產出品質優良,聞名中外的名牌冬棗。黃驊冬棗引種到北京、保定山區,長勢和結果同樣很好。但仍以土層深厚、有灌溉條件、排水良好、土壤pH適中、肥力較高的砂壤土、壤土上的冬棗樹投資相對低,生長好,樹勢健壯,品質優良,豐產性強,且經濟壽命長。據觀察,平原區表層為砂壤土,底層為黏質壤土,老百姓稱為“蒙金土”上生產的冬棗品質較其他土壤好。

(5)風 微風與和風對冬棗生長有利,可以促進氣體交換,維持棗林間的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正常濃度,調節空氣的溫、濕度,促進蒸騰作用,有利於棗樹的生長、開花、授粉與結果。大風與幹熱風對冬棗生長發育極為不利,在休眠期棗樹的抗風能力很強,生長期則不利於授粉和坐果。萌芽期遭遇大風可改變嫩枝的生長狀態,抑制正常生長,甚至折斷樹枝。花期遇大風特別是幹熱風,可使花、蕾焦枯或不能授粉,降低坐果率。果實生長後期和成熟前遇大風,導致落果或降低果品質量。為減少風對冬棗生長的不良影響,選擇園地要避開風口,建園前要規劃栽植防護林帶,花期噴水等技術措施改善田間小氣候,為冬棗創造壹個較適宜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