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栽培技術
1.1選種
檳榔的科學選種是提高產量的重要因素和關鍵環節。以前由於技術落後,人們沒有意識到選種對於檳榔種植的重要性,導致種子優勢缺失,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檳榔植株長勢過旺,掛果晚,導致生長期短,產量低,經濟損失巨大。因此,在選種階段要提高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優勢:①母樹的選擇要選擇那些生長期在20 ~ 30年,無病蟲害,莖幹生長均勻,開花早,每年3個花序以上的結果花序;②不要選擇檳榔營養不良的果穗,避免選擇第壹撐;(3)檳榔果應呈卵圓形或橢圓形,外果皮金黃色,果皮光滑無雜色裂紋,果實大小均勻飽滿,仁重充足,果核堅硬,每公斤鮮果數應達到65,438+08 ~ 22個,無病蟲害。
1.2育苗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苗袋法,能保證極高的發芽率,幼苗生長健壯整齊,種植時根系損傷小,保證成活率。技術要點:準備塑料薄膜袋,高20-30cm,寬20-25cm,底部打孔3-4個。按比例配制營養土,然後裝袋裝營養土,約2/3,將種子芽點向上放入土中,然後填土,最後撒壹層薄薄的河沙,將苗袋放在陰涼棚下,做好保濕,適當施肥,待苗葉長到2-3片時即可種植。
1.3儲備土地
整地要在種植前1~2個月準備好,土壤要疏松肥沃。可以在山坡和山谷中選擇地形。地塊選定後,若地形坡度超過15,需在寬度為1m的山體周圍挖掘,山體周圍行距宜為2.5~3.0m,株距宜控制在2.0~2.5m,丘陵或山地種植密度略高於平地。種植穴表面尺寸為:長60厘米,寬60厘米,深40厘米。孔底尺寸為:長50厘米,寬50厘米。整地時有幾點需要註意:①在種植穴周圍預留壹些雜草或高大的作物遮蔭;②合理設置株距和行距,避免種植密度過大,導致只長莖、結果晚、果實少;③種植時要提前還土15d,土壤厚度要高出地面15cm。
1.4殖民
種植時要註意兩點:①選苗時,心葉要未展開,葉片數為2~3片,苗莖粗壯,所以苗的根未伸出營養袋外,根數少,移栽時不易傷根。葉片少會降低植物種植後的蒸騰作用,提高成活率;②把握種植時間。選擇3-6月,65438+10月,種植當天最好選擇雨天。種植時,植物的根部要蘸泥。
1.5現場管理
中小學種苗管理1.5.1
這個階段管理要做到兩點:壹是苗木適當遮蔭,周圍除草。苗期不宜強光,否則會損傷幼苗,影響後續生長,甚至死亡。過度遮蔭對幼苗的生長也是不利的,會使幼苗發育細長。在種植後1 ~ 2年內,可適當保留壹些矮化作物或在株間種植,防止幼苗受強光傷害。種植後3年內遮蔭度應保持在30%~40%,以後可根據植物生長情況逐漸降低。堅持田間除草,選擇春秋兩季除草,壹年至少除草三次。及時掩埋根系外露的植物;第二,受精。肥料的種類應該根據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來選擇。有機肥和化肥要適當搭配,施肥量要少,次數要多。幼樹每年施速效肥3~4次,種植2年後施有機肥1~2次。
1.5.2結果樹管理
首先,我們應該及時施用樹肥。檳榔采摘後,在11-12期間,要給果樹施重肥,這個階段的施肥量基本占全年的壹半。每棵果樹復合肥用量0.75~1kg,硫酸鉀0.25kg,重肥的目的是及時補充果樹所需養分,促進果樹快速恢復,保證果花序正常分化。第二,及時施強力化肥。檳榔樹花期,壹般在3、4月份,每棵果樹施0.4 ~ 0.5公斤復合肥。第三,及時施壯果肥。這壹步從兩個方面進行:①幼果期,壹般在6-7月,每棵果樹施復合肥0.5公斤,尿素0.25公斤,促進果實發育;(2)噴施有機葉面肥,加農藥防治病蟲害。
1.6害蟲控制
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斑病,蟲害有椰心葉甲、紅脈穗螟等。
1.6.1炭疽
當在果樹上發現炭疽病時,應盡快處理受感染的植物。枯死的植物和葉子應及時清除。對發病初期的感病植株,可每1周噴施600倍溶液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10%可分散粒劑1次,連續3次。
1.6.2葉斑病
葉片上的病斑呈淡黃色或橄欖色,圓形或橢圓形。病後期,病斑會變黑或變褐色,許多病斑會合並成壹整片,最終導致整片葉子枯萎脫落。防治方法:代森鋅800倍液、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多菌靈,間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
1.6.3細菌性葉斑病
發病初期,病斑與葉脈平行,深綠色,形似水漬,寬約1~4mm,葉背面靠近根部有滲出物,呈乳白色。分泌物在潮濕的天氣是粘性的,在幹燥的天氣是蠟狀的。後期,病斑會擴展成不規則形狀,顏色變為褐色,甚至在葉片的某些區域出現透明,導致葉片枯萎或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連續噴灑500mg/L鏈黴素或四環素溶液5次,每次間隔2周。
1.6.4椰心葉甲
這種害蟲主要危害植物的幼葉和心葉。在蟲害後期,植物的頂冠會變成褐色,植物的生長會迅速減弱直至死亡。具體防治方法有三種:第壹種方法是利用生物天敵引入椰心葉甲和椰心葉甲殺蟲,殺蟲效果好;二、使用農藥噴灑,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吡蟲啉、毒死蜱均有較好效果,全株噴灑1000倍,及時清理枯葉集中焚燒,然後每月噴灑1殺蟲農藥2~3次;第三種方法是用掛袋防治疾病。用椰蟲網或椰釘粉制成藥袋,塞入幼葉和心葉內側,用掛袋線固定在幼葉的心葉或葉柄上。下雨或淋水時,藥液會流向蟲害處進行消毒。該方法有效期可達8~10個月。
1.6.5紅脈穗螟
紅脈穗螟是檳榔樹的主要害蟲,又稱螟蟲。主要危害方式是害蟲啃食果樹的花穗和檳榔,進入花蕾,破壞內部結構,導致花朵未開放就枯萎。花穗受到害蟲侵襲後,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果實畸形。此外,無論幼果,害蟲都會從幼嫩部位鉆入果實,吃掉堅果,導致果實幹枯脫落,嚴重影響果實產量。加強對紅脈穗螟的防治,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①冬季加強田間病蟲害的前期準備和處理,集中焚燒田間枯葉和枯果,殺滅土壤中的害蟲;(2)對有蟲害的植物,應及時清理受損部位,徹底消滅有害的枝、葉、花、果;(3)在害蟲幼蟲形成期噴灑1500~2000倍綠功夫溶液或樂果。
1.7維修技巧
1.7.1溫度
檳榔樹的生長需要高溫,這也是檳榔主要生長在熱帶的原因。當溫度在10℃以上時,檳榔樹可以保持生長。較高的溫度有利於樹的生長,但過高的溫度是不合適的。冬天壹般要在10℃以上,夏天最好不要超過40℃。
1.7.2照明
檳榔喜光,幼株不宜強光照射,但成株要保證足夠的日照時間。因此,在正常的植物管理中,應該讓植物有足夠的日照,以保證它們的旺盛生長。如果長期日照不足,會導致植物虛弱,容易生病。
1.7.3澆水
檳榔對環境濕度的要求也很高,需要空氣中有足夠的濕度。壹般檳榔所在的地方會有充足的降雨。空氣幹燥或降水少的季節,要及時補水、噴水。
1.7.4施肥
基肥要充足,追肥可以適當。
2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檳榔外形美觀,樹幹挺拔,樹冠大而飽滿,在園林植物中能呈現出很強的藝術效果。無論是作為景觀的主體,還是作為點綴,檳榔樹都能將空間展現的淋漓盡致。檳榔樹作為壹種喬木,可以看作是壹個獨立的建築,在空間構成和分隔中起著明顯的實質性作用。可想而知,檳榔樹是壹個很漂亮的建築,周圍各種藤蔓和茂盛的植物。修剪後,檳榔樓被圍起來,形成壹個綠樹鮮花的綠色庭院。院子的地面鋪著壹片油綠的草坪,是壹道美麗的風景。此外,檳榔樹通過合理的空間搭配,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有不同的景觀效果。當人們漫步其中,會發現所有的美景都在追隨自己的腳步,心中難免升起壹種莫名的驚喜和感慨。多種喬木灌木相互融合,形成層次分明、四季分明的立體景觀園林,輔以月季,最終呈現出空間與時間的完美融合。
也可以在花園裏打造壹條有文化氣息和地域特色的檳榔大道,四季不同的花樹和熱帶植物環繞其間。在突出本地植物的同時,也要表現出與其他地區植物的融合,形成壹種獨特的景觀風格,具有包容性。多種組合既保證了物種多樣性,又突出了更全面的審美欣賞角度。
當然,除了以上思路,生態元素也可以加入到設計中。在大框架的基礎上,實施小面積的生態設計,呈現四季應有的自然景觀,使其具有四季鮮明的景觀變化,展現四季之美,讓人們用心欣賞和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喚起心靈,追求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