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愛吃飯,養出好的腸胃,只有寶寶愛吃飯,才能健康成長。然而,孩子天生脾胃嬌嫩,消化系統的發育仍不成熟,為此,更需要媽媽關註孩子脾胃的養護,那兒童吃什麽養胃?
兒童吃什麽養胃
兒童吃什麽養胃?兒童的胃不好,關系到寶寶的健康成長發育,那怎麽辦?兒童吃什麽養胃呢?
1、多吃米粥油、山藥、山楂等
如果是不愛吃飯的寶寶首先就應該健脾養胃,食物推薦小米粥油、山藥、山楂、薏仁、甘草、大棗等,特別是小米粥油,對寶寶養胃效果同樣出色,加上大棗健脾養胃,對腸胃功能不好的孩子大有裨益。
2、多吃暖胃的食物
同時季節性飲食也十分講究。如果在冬天,就多給寶寶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紅棗、卷心菜、山藥、各種米、豇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蔔、土豆、紅薯、南瓜、黑木耳等。要遠離寒冷食品,如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物和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都少在冬天吃。
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對寶寶的胃有好處,要盡量做到定時進餐,多餐少食,幹稀搭配,進食時要細嚼慢咽,應少吃,最好不吃零食。平時還可以給寶寶做些腹部按摩,呵護好自己寶寶的胃。
兒童養胃食譜
兒童養胃食譜?給孩子養胃首先要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然後,需要給孩子多吃壹些營養與養胃的食物。那兒童養胃食譜有哪些?
1、小米粥
材料:小米半碗,水適量。
做法: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淘洗幹凈,加入涼水,大火燒開,小火煮十五分鐘,關火即可。
功效:進食後可以在孩子的胃黏膜上形成壹層保護膜,養胃效果十分出色。
2、蛋黃南瓜小米粥
材料:熟蛋黃,南瓜泥,小米粥。
做法:小奶鍋煮上小米粥。再煮熟壹個雞蛋。粥快煮好時,將南瓜洗凈,去皮切小塊,隔水蒸熟後壓成泥,再取壹顆蛋黃碾碎。將蛋黃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勻即可。
功效:南瓜和小米都有增補益脾胃的功能。中醫認為小米能“和胃溫中”,是養胃佳品。
3、鵝胸肉粥
材料:白粥、鵝胸肉、幹百合、姜、蔥、白胡椒。
做法:
1、鵝胸肉切絲,用少量的料酒、白胡椒粉、糖、鹽拌勻入味;幹百合用水泡好;姜切絲;蔥切碎;
2、將泡好的百合和白粥壹起壹起放沙鍋中,煮到滾;然後轉文火再煮40分鐘;下鵝肉,煮沸後,轉文火10分鐘;最後加姜絲、蔥碎、白胡椒調味即可。
3、番茄魚茸湯
材料:番茄、洋蔥、 鱅魚、大蒜、水、姜
做法:
(1)鱅魚肉洗凈,上碟隔水蒸熟,拆骨取肉;番茄洗凈、切丁;大蒜去衣、切片;洋蔥洗凈、切小塊;
(2)熱鍋放2湯匙油,下大蒜和姜片爆香;先下洋蔥炒1分鐘,再下番茄炒軟出汁,倒入6碗水燒開,滾5分鐘,放入魚茸,煮開,放鹽調味即可。
4、西蘭花鮮蝦意面
材料:西蘭花250g,鮮蝦100g,意大利面200g,黃油、蒜末、胡椒粉、鹽、牛奶適量。
做法:
1、鮮蝦去蝦線,西蘭花清洗幹凈摘成小朵備用。將意大利面煮熟後放入冷水中浸泡。
2、將蝦仁和西蘭花分別炒熟後,加入淡奶油(或牛奶),沒過食材壹半的量即可,調入胡椒粉,拌勻後,蓋上鍋蓋小火煮1分鐘左右。
3、最後湯汁稍收濃後,加入煮熟的意大利面,調入鹽,用筷子拌炒均勻,湯汁收稠後,關火,盛出。
功效:西蘭花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而蝦有補鈣、鎂的作用。
兒童健脾養胃湯
兒童健脾養胃湯?喝湯是健脾養胃的壹個好方法,俗話說,壹煲好湯水,養出好寶寶。要想寶寶的腸胃好,除了壹日三餐定時吃飯外,湯水養胃必不可少。那兒童健脾養胃湯有哪些?
1、茶樹菇燉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蔔半根、姜4小片、鹽適量。
做法:排骨切塊洗凈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好。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姜切片備好。鍋下水燒開後,放入排骨焯水,然後洗凈排骨表面浮沫。將排骨、茶樹菇、胡蘿蔔和姜片放加內膽裏,加入適量的水。把後把內盅放入電燉盅裏,蓋上蓋子,加入適量的水。調到筋骨鍵。四小時後聽到響鈴就燉好了,加入適量鹽即可開吃。
功效:茶樹菇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樹菇燉排骨湯,是壹款秋季健脾養胃湯。
2、蓮藕紅豆章魚煲豬踭湯
材料:蓮藕800克,紅豆、蓮子各50克,紅棗5個,章魚幹1只,豬踭500克,陳皮1/3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凈,蓮藕去節、切段;紅豆、蓮子、章魚稍浸泡;紅棗去核;豬踭切塊,與生姜壹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蓮藕能健脾、開胃、養血。紅豆亦為旺血之食材。豬踭為豬肉之上乘,常為廣東民間入湯之用,關鍵此湯中加入章魚幹既養陰又讓湯味更鮮美、可口。此湯甘潤鮮美可口,有健脾益氣、養胃生津、滋陰補腎之功。
3、豬骨山藥湯
材料:豬脊骨適量、山藥適量、嫩玉米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適量、枸杞適量、精鹽適量。
做法:豬脊骨洗凈,用刀斬成小塊。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砂鍋裏添足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制。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後倒入嫩玉米塊,小火繼續燉制。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把山藥塊倒入砂鍋。灑入枸杞。調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虛弱者的最佳藥方。
4、黃芪煲牛肚湯
材料:黃芪50克、牛肚500克、紅棗3個、生姜4片。
做法:黃芪稍浸泡,洗凈;請售者把牛肚處理幹凈,用鹽再搓擦凈;紅棗去核。壹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民間認為牛肚能消積除滯健脾益胃,而中藥黃芪性味平和,具健脾補中、益氣之功。合而為湯則有益氣血、健脾胃之功,主治脾胃氣虛型的消化不良、氣短乏力、食後腹脹等。
5、桂圓大棗紅豆湯
材料:幹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紅豆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備用。桂圓去殼留肉備用。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加入桂圓。再次沸騰後,轉文火煲60分鐘。
功效:大棗本品甘溫,為補脾養胃、養血安神之藥,多用於治療脾氣虛、血虛。大棗煲湯時加入生姜幾片更加補益脾胃。
兒童健脾養胃粥
健脾養胃粥,能補中益氣,滋陰潤肺,健脾開胃。它非常容易消化乃天下第壹補品,健脾養胃粥有養生功效。那兒童健脾養胃粥有哪些?
枸杞山藥湯
材料:土雞腿1只,山藥200公克,枸杞1大匙,鹽1/4匙,雞精粉1/4茶匙,料理米酒1大匙,水600毫升。
做法:雞腿剁塊,山藥切塊,分別以滾水汆燙過後撈起洗凈。上述材料全部放入燉鍋中,加入枸杞、料理米酒、水混合均勻放入電鍋中蒸約40分鐘。
功效:山藥有健脾益氣、養陰之功。用於小兒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等。
栗子粥
材料:大米粥1小碗、栗子3個。鹽少許。
做法:將栗子剝去皮後切碎。鍋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後,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鹽,使其具有淡淡的鹹味即可。栗子壹定要剝凈內外皮,煮爛。
功效:栗子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秋天盛產栗子,適量地吃壹些,對身體很有好處。栗子雖營養豐富,但吃過多容易腹脹,要適可而止。
山藥紅棗糯米粥
材料:山藥10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凈削皮切塊,將糯米、紅棗洗凈後與山藥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煮,先武火煮開再轉文火慢煮,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胃和中,常服可健脾養胃。
土豆粥
材料:土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土豆去皮,清洗幹凈,切成小塊,和大米***煮成粥。
功效: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秘等。
材料:南瓜250克,小米120克,紅棗8枚,冰糖少許。
做法:南瓜切成小塊。小米洗凈備用。紅棗洗凈瀝幹水分。冰糖也可以不放。因為南瓜有甜味。鍋裏加5碗水,蓋蓋兒大火燒開。下入除冰糖外的所有材料。再次開鍋後轉小火。小心撇去浮沫,煮至粥粘稠。煮了20分鐘後倒入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關火。
功效:小米暖胃,安神,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南瓜性溫,味甘。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