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是白色的,湯是新鮮的。雖然味道很濃,但是清爽不油膩。
類別標簽:清鎮美食,低溫環境下工作人群食譜,肢冷畏寒食譜,補氣血食譜。
菜肴味道
袁本偉
主要技術
燉
成分詳情
羊肚200克羊肥腸(大腸)200克
羊肉200克(肥瘦相間)
羊心100g
洋蔥15克姜10克
胡椒5g八角10g
香菜20g,鹽3g。
蝦油50g,芝麻醬100g。
2克味精
羊雜碎湯的詳細步驟
1.將鮮羊肚洗凈,去油,放入沸鍋內,焯水,撈出,放在案板上,刮去肚毛,洗凈備用;將羊肥腸反復洗凈,用筷子翻面,用繩子綁好;將羊心洗凈備用。
2.將上述處理好的羊肚、腸、心放入開水鍋中焯壹下,焯出血泡,撈出,沖洗幹凈。
3.改鍋內水燒開,放入羊肚、香腸、心和蔥、姜片、花椒、大料、鹽,小火燉兩個多小時至軟爛,取出原湯備用。
4.將羊肚切成3厘米長的條,羊肥腸切成寸,羊腎切成多米諾骨牌片,羊心切成厚片,香菜切成末備用。
5.將湯鍋大火,放入原湯500克,然後放入切好的主料,燒開,撇去浮沫,放入味精,放入碗中,放入香菜末、芝麻醬、鹵好的蝦油即可。
制作羊雜碎湯的小技巧
健康貼士:
動物飲用水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於肉類,但膽固醇含量也高於肉類。經常和飲用水中的脂肪壹起煮,使得這道菜的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這道菜不適合動脈硬化、高膽固醇、中老年人食用。
羊肉湯的顏色其實和羊本身的脂肪含量有關。如果羊的品種脂肪含量較高,比如羊,煮的時間長了,湯可能會呈乳白色。但如果羊品種本身肌肉多,脂肪少,那麽湯的顏色就會淺壹些。所以跟用的羊肉和煮的時間長短有關系。
羊肉湯裏沖出了帶香精的羊肉粉。
需要註意的是,看起來很白很濃的羊肉湯,很可能是添加了羊肉粉、增白劑或香精等添加劑而“變白”的。記者在購物網站上搜索“羊肉粉精”字樣時,可以看到很多店鋪都在銷售香噴噴的羊肉粉、羊肉奶油白湯粉等產品。點開後,店家宣傳“開水即沖,呈現逼真的乳白色濃湯,散發出純正開胃的脂肪香味,能讓食客吃後想吃。”從提供的美食圖來看,涮鍋湯底亮如牛奶。這個羊肉粉價格是1斤30-40元,據說可以做100-200斤肉湯。有的店還把羊肉粉和羊精壹起賣,壹個提色,壹個提香。沒有羊肉,僅靠開水就能沖掉羊肉湯。
根據衛生部門的規定,羊肉粉中含有的谷氨酸鈉和食用香精是允許在餐廳使用的,但要在壹定的安全範圍內。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會對肝臟和腎臟造成壹定傷害。
馬誌英說,純羊肉湯具有天然的羊肉風味和鮮味,但在湯的成品中添加鮮味劑和羊精,消費者很難從顏色和口感上分辨出來。所以要從源頭上控制,消費者要註意那些顏色特別白的羊肉湯放多久。
當然,用自己選的食材燉羊肉湯是最安全的。正常的羊肉湯呈淺棕色或淡黃色,氣味自然清香。要想煮白,必須先用大火把羊骨頭煮透,換上水後再用小火煮。壹般需要壹天,所以煮出來的湯顏色是乳白色的,但是太油了,不能直接吃,需要用清湯進壹步稀釋。
看壹看,壓壹壓,辨別真假羊肉。
除了湯,妳知道羊肉也可以造假嗎?由於近年來羊肉價格上漲,市場上也出現了壹些假冒羊肉,特別是加工羊肉。馬誌英提醒,由於大塊整羊肉很難仿冒,羊肉串、羊肉丸、涮羊肉片等加工品都有可能是假冒的,需要消費者註意。
以涮羊肉片為例。真羊肉的瘦肉和肥肉都是紅白相間的,肥肉就像肉上清晰的紋理。如果滑動後用手撕,瘦肉和肥肉也會粘在壹起。但假羊肉片的紅肉和白肉是分開的。如果妳撕開它們,它們將是白色的。
肉的部分容易完全脫落。真羊肉煮熟後肉質逐漸變緊,假羊肉則散,顏色不自然。
另外,這個品種的羊肉和豬肉不壹樣,都是定點屠宰的。現在還是有很多散戶在餵肉,特別是像崇明、奉賢這些有吃羊肉習慣的郊縣。壹些像農家樂這樣的個體屠夫沒有經過檢驗檢疫,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專家建議,消費者壹般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檢驗檢疫合格的羊肉,不要選擇無檢驗合格證明的個體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