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老家時曾經近距離遭遇過壹頭野豬,它急匆匆從筆者身邊跑過時,甚至都沒正眼瞧壹瞧已經嚇傻的筆者,因為在它的身後大約幾十米的地方,是壹群拿著棍棒鋤頭的村民兄弟們,因為每年的砍柴季都是山上野豬的末日!
以前老家的山林是被保護的,砍柴大約只有在每年的秋季才能進行,所以附近村莊的人都湧入山林砍柴,野豬肉也是那段時間才能吃到,偶爾還有人被憤怒的野豬攻擊而受傷!
野豬到底是種什麽樣的動物?
以前村子裏的獵戶都有土槍,種花家的姑父姑父就是附近村子裏著名的獵戶,槍法好,膽子大,獵獲的野味也是最多的,但自從壹次掛土槍時觸發了扳機,忘記卸掉的火藥直接被擊發,壹大把鐵砂擦過人群打在門板上,從此後再也沒摸過獵槍!再後來獵槍被收繳了,我們也再沒見過土槍!
野豬自然是最期盼的獵物之壹,但野豬狡猾得很、嗅覺也非常靈敏,不是經常能打到,平時打到的不過是野兔山雞而已!在山林中砍柴或者找草藥,偶爾就能見到壹個周圍草都被壓倒的地方,整整齊齊,就是壹個草窩,這就是野豬的窩,很隱蔽,除了不小心碰到外,妳想要找都找不到!
野豬是壹種雜食性動物,它們幾乎啥都吃,所以野豬是壹種很好養的動物,家豬大約就是8000年前被馴化的野豬,但即使到現在,家豬和野豬之間依然沒有生殖隔離,所以偶爾也有養豬場將野豬和家豬配種,以改善家豬的肉質!
野豬體型大約1.5~2米,體重大約在90~200千克左右,高度壹般在90厘米以下,有些地區的野豬體重可能更大,比如北美地區生長有350千克以上的野豬。雄性野豬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可以用來作為武器或者作為挖掘洞穴或者植物塊莖的工具。
野豬體型雖然比較大,但生長比較緩慢,另外野豬基本都成群活動,但妊娠期後野豬壹般獨自找位置生產,那個草堆整齊倒地的區域就是野豬的巢穴,野豬壹胎產仔數量和家豬差不多,平均每胎8~12頭幼崽。
以外遭遇野豬時比較危險的,公豬性情比較暴躁,獠牙是威脅最大的武器,當然野豬身上都是松樹脂,給它擦壹下也傷害並不小,而母野豬則是會咬傷妳,不要認為豬沒有殺傷力哦,野豬在此時,就是壹頭野獸,戰鬥力不可小覷。
女子遭到野豬攻擊
它們遭遇狼群,誰輸誰贏?
狼群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泛,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狼群,從危害人身和家畜安全的有害動物中被除名了,不是因為它們改過自新了,而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讓狼群逐漸從遍布全國逐漸成為各個地區的保護物種!
2017年觀測到的狼種群數量分布及其與歷史分布區的對比,圖片來源:生物多樣性綠皮書
所以狼的數量正在快速減少,很多地區都已經不見狼群,包括筆者的老家,已經NN年沒見過狼了,聽說狼的故事,都是爺爺輩的事情了!所以筆者老家的野豬應該很幸福,除了自然界和病痛以外,似乎沒有什麽天敵能威脅到野豬的生存!
其實野豬和狼單打獨鬥,狼根本就不是對手,但野豬和狼也沒啥冤仇,並且狼即使打不過也能跑嘛,所以狼死在野豬口下機會是不多的,除非獨狼餓瘋了!不過狼都是成群活動的,很少會有獨狼式是攻擊!
幾百公斤的野豬其實狼也不好下手,皮糙肉厚,幾乎就無處下嘴,但野豬有幾個致命的部位,腹部、肛門和公豬的睪丸,壹般狼在這幾個部位得手,野豬就玩完了!還有母野豬生產時也是致命時刻,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所以這些位置都很隱秘!
小野豬有機會存活嗎?
野豬並不是壹夫壹妻,而是壹夫多妻,所以壹般都是母野豬獨自照料幼崽的,野豬在出生後大約二十多天的範圍內幾乎就沒有獨自生存能力,而且在幾個月內獨立能力也很弱,母野豬被獵殺後,小野豬是要看情況生存的,時間越久自然存活率越高,因為野豬這種雜食性動物啥都能吃,所以壹般小野豬也不太容易餓死。
不過有壹個問題必須要提醒下,母野豬和幼崽是壹起生活的,母豬被獵殺,其實小豬沒啥機會生存,這鮮嫩可口的幼崽,狼群怎麽可能放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