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白粥是十分常見的,很多家長認為白粥容易消化,早上喝點粥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同時也方便孩子下咽。但是其實白粥作為中式傳統早餐卻並不適宜孩子們多吃,此前, 張文宏教授就曾經明確地提出孩子的早餐應該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尤其不要喝粥 。那麽早餐時讓孩子吃些什麽才更加有助於他們養胃養身體呢?
此前,張文宏教授在講座中公開提到,孩子早餐不許吃粥,並且在疫情期間要尤其重視。教授認為, 孩子的早餐應該是含有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 但是, 白粥完全不屬於高營養,高蛋白類的食物,所以作為早餐尤為不適宜。
教授的這番言論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的早餐認知,於是有很多家長對此提出了瘋狂質疑,甚至吐槽教授有壹些崇洋媚外了。不過即便被瘋狂質疑教授在談到孩子的早餐時,仍然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吃肉, 最好是給孩子喝牛奶,吃雞蛋。
隨後,媒體在采訪鐘南山院士時發現教授也有類似的營養搭配習慣。鐘南山院士, 認為早餐要吃得豐盛壹些,盡量保證營養充分均衡 。院士日常的早餐,大多是壹大碗全燕麥餅幹泡牛奶,再加上壹個蛋黃和幾個蛋白,最後搭配壹份水果。
由此看來,兩位醫學界的泰鬥在早餐上的認知不謀而合,高營養高蛋白的早餐搭配最為科學。白粥中雖然有大量的碳水可以起到飽腹的作用,但是碳水消化得較快,這會使得孩子很容易很快就又餓了, 並且營養成分有限並不能夠滿足孩子們壹上午的營養所需。
炒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 所以在早餐時讓孩子吃上壹份炒青菜更加能夠刺激孩子的味蕾讓孩子食欲大增 。所以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準備壹份花卷,再加壹份菠菜炒蛋,這樣有主食也有炒菜的搭配,更加能夠保證孩子營養均衡。雖然早上炒菜有些麻煩,但是卻能讓孩子吃得很有營養。
早上的時候吃壹碗有湯有水的面條更容易幫助孩子緩解饑餓感,同時又能夠有益營養的消化吸收。 比如說肉末茄子青菜湯面就較為適合,有葷有素,有面食的搭配讓孩子可以吃得更營養。相對而言,湯面更加方便入口,孩子吃起來會更加順暢,十分適合作為學生的早餐搭配之選。
包子外加壹份豆漿也可以為孩子提供充足的能量來源以及營養所需 。有餡兒的包子相較於饅頭來說更容易下咽,同時滿滿的餡料也更能夠得到孩子們的歡心。而豆漿中的營養也是十分豐富的,適當地攝入豆制品,有助於孩子對於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除了豆漿以外,豆奶也是不錯的選擇。
很多寶媽會本著節省的原則把隔夜的飯菜熱壹熱當做早餐吃,雖然看起來這樣的早餐類型比較豐富,有飯有菜,但是其實卻不適宜孩子常吃。這主要是因為 隔夜飯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而且還可能會有大量的細菌滋生, 孩子吃多了會腸胃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腹痛、腹瀉。
有的寶媽喜歡把白粥配鹹菜,當成早餐給孩子食用,雖然說這樣孩子也能吃得有滋味,但是, 鹹菜中的營養十分有限,而且還存在鹽分超標的問題,並不適宜孩子多吃 。同時,白粥所能夠補充的營養成分又很單壹,這樣的早餐雖然能夠飽腹,但是毫無營養可言。
有的寶媽貪圖方便會選擇給孩子在街邊攤買壹些油條、油餅、豆漿來作為早餐給孩子吃,但是其實這樣的搭配雖然常見卻是十分不 健康 的。油條攤使用的油質量無法保證, 而且油條中還有可能含有超量的重金屬元素, 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另外,高油高糖也會增加代謝負擔,誘發孩子積食、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
早餐既能夠緩解孩子前壹晚的饑餓感,又能夠滿足孩子壹上午的營養所需,所以早餐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如果孩子的早餐可以吃得更 健康 更科學,那麽相信這對於他們的身體發育以及脾胃調理都會很有幫助。只要保證孩子的早餐吃得豐富多樣,營養成分攝入有保證,中式早餐也壹樣很適合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