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聽著音樂做家務,給家人變著花樣做主食,做玉米面、豆面、白面三樣混合的饅頭,蒸紅棗發糕;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朋友圈中曬出在送孩子上學路上拍攝到不知名的小花盛開著,讓人不禁想起袁枚那首詩《苔》中所寫的“ 苔 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詩句來;戰勝自我,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學會用訊飛輸入法,閑暇時刻用來寫作,先後開通自己的微博、博客,記錄讀書心得體會、生活中的美好和個人的成長進步。
生活是自己的,無論妳身處何地,小城市有她的從容淡定,大都市有她的繁華喧囂,即使偏安壹隅,平淡的生活中也會挖掘出詩和遠方,其實取決於每個人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方式。今年先後有眾多的名人逝去,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壹個先來的情況下,我們要把握當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安排好屬於自己的每壹天。
閑暇時我喜歡看美食達人分享的菜譜,去外邊飯店吃飯遇到新菜品喜歡回家嘗試著做,不斷學習新菜品,犒勞自己的胃,總能給孩子帶來驚喜連連。營養豐富、色彩鮮艷的菠蘿飯(菠蘿、枸杞、葡萄幹、糯米),空氣炸鍋版烤杏鮑菇、丘比烘煎芝麻口味沙拉汁涼拌西葫蘆絲、用破壁機做香滑的黑芝麻糊和鮮榨玉米汁,這些做起來並不難,卻頗受家人歡迎。
在孩子壹兩歲時,我有過壹陣子迷上烘焙,大張旗鼓買了烤箱和那些烘培小零碎,還買了君之的書,晚上等娃睡後,比照著書上的配料和步驟做過戚風蛋糕、輕乳酪蛋糕、比薩餅和月餅等,折騰半夜,樂此不疲。等孩子大點了忙於抓英語啟蒙、陪孩子中英文閱讀,後又陪琴,顧不上開發新菜品、精進廚藝了。
今年九月份孩子上小學後,如何讓孩子吃好早晚兩餐,成了迫切要解決的重要課題,誠然可以點外賣,可既不環保也不是長久之計,得繼續刷下廚房APP找靈感、深造廚藝,少點外賣,確保孩子吃得健康營養美味。
和閨蜜們、孩子同學的媽媽們、論壇網友們壹起紮堆分享溜娃好去處、親子活動、學習資源,這已經是中年老母親們倦怠生活中唯壹雙眼放光、抖機靈的時刻。壹加壹的合力遠大於二,每個人關註的點不同,互通有無後每個人都有滿滿的收獲。壹年僅299元,30次的機器人課程,是諾諾媽分享給我的;夏天孩子準備音基考試時,瑤瑤媽無私的分享給我集訓班上老師講課的要點;不辭辛苦分享給我機構課程內容的月月媽,還有姐妹團、閨蜜團的壹眾姐妹們,我們分享交流孩子成長中的那些問題困擾,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化解了焦慮、找到了辦法。
最近我還新建了壹個原版閱讀、英語啟蒙、資源分享的微信交流群,期待和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們分享交流,聽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對剛上路的新手媽媽們指點迷津,抱團取暖更容易度過寒冬,壹起抵禦焦慮。怎樣做好時間管理,讓孩子既玩好、又學好?英語啟蒙過程中的眾多困惑都可以討論,互相鼓勁加油,育兒的大道將越走越平坦。
上周末去了北宮森林公園。天氣晴好,深秋的北宮,處處美得不像樣,壹片片金黃的秋葉、折射出彩虹光芒的噴泉、路兩旁樹上殘存的高高掛著的壹個個小柿子,行走其中讓人忘掉世俗中的煩擾。朋友圈中大家分享的秋景圖張張更是堪比大片。
我們熱衷於節假期間出城遊、出境遊,身邊的美景也是稍縱即逝,這周末的天氣就不給力,周六霧霾、今天又是陰雨,可惜本打算的南馬場水庫去不成了。盡管過來人都說孩子小學後周末時間緊張,被課外輔導班擠壓,我還是想周末空岀壹天來,各種玩,對孩子是個放松,對家長也是壹周工作後的舒展。
改變不了生活,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左右不了環境,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境,
影響不了他人,但可以影響自己的孩子,
抓不住功名利祿,但可以追求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