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是壹種藥用植物。中醫認為艾葉味苦,微溫無毒,有溫氣血、散寒濕、芳香避穢之功。端午節期間,空氣潮濕,艾葉的香味能清除汙物,凈化空氣,保持室內清潔衛生,使空氣清新,從而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雄黃的藥性在《本草》中早有記載。雄黃味辛溫,有殺蟲毒、燥濕殺蟲的功效。因為端午過後,也就是進入高溫季節,各種病菌隨著氣溫的升高而滋生。這個時候用雄黃殺蟲解毒防病最合時宜。
粽子裏的糯米粘度很高,很難消化。很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感到腹脹,有些人吃了甚至會“停滯”,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腹瀉和便秘。此外,由於湯圓含糖量較多,容易使人體內血糖含量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很多人早餐和晚餐都喜歡吃粽子,容易得胃病。清晨吃粽子,在胃裏停留時間較長,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病和胃潰瘍的發作。另外,睡覺前千萬不能把粽子當宵夜,不然在肚子裏呆壹晚上就不容易消化了。吃粽子時,最好同時喝茶和水,幫助吞咽和消化。壹次少吃壹點,配涼菜和水果沙拉吃。粽子要充分加熱,煮軟後才能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以選擇白米粽子,不要蘸糖,也不要吃得太甜;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質含量高的粽子。
食療聚會
(1)養生粽子
【配方】黑糯米適量,綠豆適量,花菜適量,精鹽適量。
【操作】將包裝好的半成品放入大瓶中,用大火煮8小時。邊煮邊加大量開水,直到糯米、綠豆、肥豬肉溶解。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2)吃梔子
【配方】糯米適量,黃梔子適量,白糖適量。
[操作]將黃之煆後炭黑按比例加水浸泡,用紗布濾出浸泡藥液。與糯米磨出的粉漿充分攪拌後,放入“餅”中,放入蒸籠中蒸熟,成為糯米黃色、晶瑩透亮的餅。用紗線拉出來切成小塊蘸白糖吃。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涼散消食的功效。
(3)健康素食餃子
【配方】三寶飯三碗(熟),棉繩1米,蘿蔔幹1/2杯,香菇六個(中等大小),粉葉12片(大),栗子六個,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克(65438)。
【操作】將粽子葉放入熱水中煮8分鐘,洗凈瀝幹水分備用;蘿蔔幹用水浸泡10分鐘,然後剁碎,擠出水分;將蘑菇浸泡在軟方塊中;栗子用清水浸泡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 ~ 20分鐘);將蘿蔔幹、香菇丁和黑胡椒、糖、香油、醬油等調料翻炒,備用;將調味鹽、白胡椒粉、蠔油加入煮好的三寶飯中拌勻;2片粽子葉重疊卷成尖尖的桶形。加入2大勺調味鹽、白胡椒粉、素食蠔油拌勻,再加入1大勺蘿蔔幹、香菇丁、栗子、素食蛋黃、素食肉松,再加入1大勺三寶飯,稍壓,包成粽子形狀,用棉繩紮緊。放入蒸鍋蒸10分鐘。
【功效】具有各原料本身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