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絨螯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龜,國家壹級保護動物,是龜類中最瀕危的物種。目前,世界上已知存活的海龜只有四種。
鯰魚,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中華鱉:
中華鱉又稱水魚、甲魚、團魚,是常見的養殖鱉種。甲魚有扁平的橢圓形身體,背部和腹部有盔甲。全身覆蓋著柔軟的革質皮膚,沒有角質盾。車身顏色基本壹致,沒有亮點。頭部較粗,前端略呈三角形。吻部是細長的管狀,有壹個長的肉質吻部,大約與眼睛的直徑相同。眼睛很小,位於鼻孔的後部和兩側。甲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具有壹定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市場需求量和銷量都比較大。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越南北部、韓國和俄羅斯東部,也傳入泰國、馬來西亞、夏威夷等地。
物理特征:
中華鱉體長約30厘米。身體扁平呈橢圓形,背部和腹部有盔甲。全身覆蓋著柔軟的革質皮膚,沒有角質盾。車身顏色基本壹致,沒有亮點。頭部較粗,前端略呈三角形。吻部是細長的管狀,有壹個長的肉質吻部,大約與眼睛的直徑相同。眼睛很小,位於鼻孔的後部和兩側。嘴無齒,頸部細長,呈圓柱形,柔韌而鋒利。頸根部兩側及背甲前緣無明顯斑蝥或大疣。甲殼呈深綠色或黃褐色,周圍有厚厚的結締組織,俗稱“裙”。上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平坦光滑,有七塊胼胝,分別位於上蹼、內蹼、舌蹼和下蹼,以及劍桿上。尾巴很短。四肢扁平,後肢比前肢發達。前後肢各有五趾,趾間有蹼。內側3個腳趾上有鋒利的爪子。所有的肢體都可以縮進甲殼裏。
生活習慣:
中華鱉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水庫等水流平緩、魚蝦豐富的淡水區域,也常出沒於山川溪流中。在安靜、幹凈、陽光充足的水域岸邊活動更為頻繁,有時會上岸但不會離水源太遠。能在陸地上爬行和攀爬,能在水中自由遊泳。比如曬曬太陽或者享受壹下涼風。民間諺語把龜的活動形容為“春天來海邊,夏天住柳蔭,秋天降溫,冬天鉆進泥潭”。有壹個習慣,夏天曬太陽,冬天冬眠,第二年醒來找吃的。我喜歡吃魚、蝦、昆蟲等。,還包括水生植物、谷類等植物性食物。特別愛吃臭魚爛蝦之類的腐臭食物。我耐饑,但貪婪而殘忍。如果我缺少誘餌,我會吃掉對方。性怯懦怕聲音,白天潛伏在水裏或泥裏,晚上出來覓食。
人工養殖:
由於甲魚具有巨大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全國各地都廣泛開展了人工養殖。進行人工繁殖和養殖,主要養殖方式為魚鱉混合養殖、池塘單壹養殖和工廠化溫室養殖。在人工飼養環境中,中華鱉喜歡吃屠宰場廢棄物、蠶蛹、昆蟲等動物餌料。,也可以吃瓜果、菜葉和人工合成的硬顆粒餌料。通過提供充足的餌料,保持適宜的生長溫度防止甲魚越冬,科學、工業化飼養,大大提高了甲魚的繁殖率和孵化率,經過壹年多的生長,幼體可重達500克左右,使甲魚這壹自然資源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市場對甲魚的需求越來越大,加快甲魚的人工養殖和繁殖已成為必然趨勢。
壹般甲魚養殖地點選在水源附近,水質新鮮無汙染,水量充足,取排水方便。壹般水源是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的地表水。最理想的水源是既有地表水,又有水質好的工廠余熱水或溫泉水,這樣可以自由調節水溫。底土為壤土或粘土,保水性好,透水性差,底土上覆蓋有厚度為15 ~ 30 cm的淤泥和細砂混合物,有利於中華鱉的棲息和越冬。但沙子要細而不能粗,否則中華鱉皮膚會受傷感染。酸性土壤或鹽堿地不適合建龜塘。龜池應建在光線好、環境安靜、背風向陽的地方。另外還要看交通是否便利,電力、能源、饋源供應是否充足。
甲魚的生長發育壹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幼鱉期、稚鱉期、成鱉期,這三個階段對養殖環境有不同的要求。按體重來說,剛孵化出來的甲魚是稚鱉;11 ~ 50g為幼龜;51 ~ 200g是甲魚的壹種;200克以上為成龜;750 ~ 1000克為親龜。由於中華鱉的生長速度不同,又有互相相殘的習性,所以在不同的池塘中飼養不同生長階段、不同規格的中華鱉是適宜的,需要分別建設親體池塘、幼體池塘、幼體池塘、繁殖池塘和成體池塘。壹個完整的龜養殖場,不僅要有以上五種龜池,還要有產卵間、蓄水池、病龜隔離池。倉庫、加工間、泵房、配電室等。露天養鱉場的親鱉池、稚鱉池、幼鱉池、種鱉池、成鱉池的面積匹配規格比例應為4: 1: 2: 4: 5。
幼鱉對飼料的要求很高,要求飼料精、細、軟、鮮、嫩,營養全面,適口性好。通常是紅蟲、蝦、蠶、搖蚊幼蟲等。,也可在幼鱉孵化後壹個月內投餵,再投餵蠅蛆、蚯蚓、蝦、魚糜、動物內臟、大魚大蝦、貽貝、蝸牛等。被逐漸餵養。幼鱉的攝食要求雖然沒有幼鱉那麽嚴格,但由於攝食能力強,需要量大。除飼餵高蛋白的動物飼料外,還應在飼養科混合等量的鮮魚或豬脾和臟奶,並適當添加壹些菜葉汁。將飼料攪拌成具有粘性、彈性和延展性的塊狀飼料。每天餵幼鱉2 ~ 3次,壹般上午8 ~ 9點1次,下午2 ~ 3點1次。日投餵量約占甲魚體重的5% ~ 10%,飼料放在固定的飼料臺上。同時要控制水溫、水質、水位,防病和檢修防逃設施,做好投餌情況記錄。
成年甲魚的養殖過程壹般從放養100克左右的養殖甲魚開始,到飼養到500克以上出售時結束。這壹過程主要在室外完成,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工業化養鱉。放養密度因甲魚規格而異。需要註意的是,甲魚要根據大小分等級餵養,避免相互撕咬,影響生長;溫室移入露天池塘時,兩者的水溫差應調整到不超過3℃,否則容易使甲魚生病。中華鱉體重100g,每平方米放養3 ~ 5只;如果體重在200克左右,每平方米放養2 ~ 3只。成鱉的投餵方式、數量、頻率、種類與幼鱉基本相同,在投餵過程中使用配合飼料的效果優於使用各種單壹飼料。在生長期。可采用以下配方:30%魚粉(或蠶蛹粉、血粉等。)、30%豆渣、3%麥芽、30%小麥粉和3%土壤粉,以及65,438+0%植物油、骨粉和蚯蚓粉、0.65,438+0%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