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細胞低是怎麽回事?

白細胞低是怎麽回事?

疾病分析:您好!白細胞減少可見於藥物性感染性疾病和壹些血液系統疾病。建議:因此,建議您再次去醫院檢查血常規,必要時做骨髓穿刺,明確診斷後再針對原發病給予治療,盡早明確診斷,以免耽誤病情。白細胞低的原因是血液中的白細胞是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士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進入入侵部位,包圍、吞噬、消滅細菌,因此白細胞被稱為人體的“白衛兵”。可見,白細胞數量減少會削弱人體的抗菌能力,使其容易感染。然而,白細胞減少癥並不需要治療。第壹,要看還原程度;第二,要看減少的原因。正常白細胞計數為(4 ~ 10) × 109/L,即每立方毫米4000 ~ 10000,平均7000。如果在4000-7000之間,說明正常水平低,不需要治療;如果低於4000,可以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癥。即便如此,也不壹定需要治療。比如,如果只是輕微下降或壹過性下降,復查時沒有繼續下降,沒有任何癥狀或不適,那麽就不需要緊張,也不需要治療。當然,以下情況的白細胞需要註意,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幹預措施。1,白細胞數量嚴重減少,急需治療。白細胞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組成。壹般來說,白細胞減少癥是指粒細胞減少癥。如果降低程度太明顯,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失去抵抗力時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癥,嚴重威脅生命。2.有原因可查的白細胞減少癥應根據原因進行治療。白細胞減少的常見原因有三:壹是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磺胺類藥物,此時白細胞減少太明顯應停藥或換藥;二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等。,此時壹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壹方面可酌情服用升高白細胞的藥物;第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此時也應進行同樣的幹預,選擇能升高白細胞的藥物。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需要進壹步診斷和治療。當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的另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出現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了。首先需要進壹步檢查,最常見的是骨髓檢查排除其他血液疾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臨床常用的升高白細胞的藥物有:維生素B4、雷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壹般沒有任何副作用。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酌情選擇。白細胞減少癥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壹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氣虛”範疇。【臨床表現】1。白細胞減少:壹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癥狀。少數患者無癥狀,部分患者有復發性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尿路感染。2.粒細胞缺乏癥:起病較突然,常伴有高熱、寒戰、頭痛、乏力或極度虛弱。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粘膜有時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藥物過敏者可同時出現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膿毒血癥或敗血癥往往很快發生並導致死亡。[診斷] 1。白細胞減少: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由於種種原因。兒童標準為10-14歲小於4.5x109/L,5-9歲小於5.5x109/L..2.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癥: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2.0x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低於0.5×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待遇】1。西藥用於治療(1)白細胞升高藥物,如雷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鋰0.25g,壹日三次。(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2.中醫治療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目眩,四肢酸軟,食欲不振,失眠多夢,或極度虛弱,常患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舌淡苔白,脈弱。治療:補益氣血。藥方: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65438±00克,甘草6克,大棗5枚。中成藥:楓苓膠囊、白令膠囊、螺旋藻。文章轉自:作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