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去濕毒最快的好方法
1、食療祛濕
建議大家在日常的飲食中時常吃壹些具有去濕、排毒、消腫、利尿的食物,譬如:苦瓜,絲瓜,紅豆,薏米,玉米,馬齒筧,冬瓜,南瓜,土茯苓,鯽魚,水芹,茅根等等。
2、艾灸祛濕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
3、汗蒸祛濕
汗蒸也能祛除體內的濕氣,因為在汗蒸的過程中,可以讓全身皮膚的毛孔都打開,伴隨著高溫,*會以汗液的形式來散熱,這些排出的汗液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濕氣,所以,通過汗蒸可以起到很好的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
4、運動祛濕
運動不僅具有增強*機體素質的作用,也是去除濕氣最好的方式。因為在進行充足的運動之後,我們*的血液會加速循環,*也就會不斷排出汗液,濕氣也就隨之從*皮膚,呼吸系統等排出。
想要祛濕,在日常也是要多加註意的,尤其要註意以下幾點:
1、飲食應清淡適量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2、堅持運動鍛煉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沈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壹系列的病癥。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伽、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避開濕氣較重的環境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外,有很大壹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生活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是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
4、利用中醫治療養生拔火罐,艾灸等都可以去除體內濕氣拔罐:通過拔火罐,可以將身體裏的濕氣、寒氣,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拔火罐的時間和間隔,壹點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為經常拔火罐,結果把自己的皮膚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膚重度瘀青。拔罐太多會導致體虛。
濕氣太重? 壹把艾葉輕松化解體內濕毒, 就連大肚腩也甩掉了!
1、腸胃不佳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麽也不想吃?吃壹點東西就感覺胃裏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惡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妳是否脾濕。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
2、面黃舌厚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確認是否脾濕,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態。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壹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
3、大便不成形
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了總會有壹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確認是否脾濕,最便捷的方式之壹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壹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濕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濕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濕氣的顯現。
4、體重身腫
飲食作息和原來壹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5、胸悶頭暈
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壹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沈重甚至有渾身酸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象不靈活?有頭昏沈、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困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古人說“脾氣壹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壹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濕毒是五邪之首,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壹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由此可以得出,祛除濕毒是多麽的不容易。其實祛濕要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適當運用中醫保健的方法來進行祛濕。
此外,對付濕邪的壹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富人吃補藥,窮人就泡腳。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現代科研已經證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泡腳時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不管窮人富人,泡腳都是壹種很好的保健方法。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冬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最佳的泡腳時間是晚上九點左右。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壹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壹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達到最好的養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泡腳要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進行,飯後半小時內也不宜泡腳,以免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泡腳祛濕,中醫最為推崇的就是熱水裏面加點艾葉,因為艾葉泡腳具有驅寒的作用。艾屬於極陽的藥物,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虛火、寒火,可以康復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壹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不要再讓寒濕侵入,慢慢地妳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在慢慢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