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古代文人為何愛用「 ”豆蔻”比喻少女?妳看看豆蔻花長啥樣就明白了

古代文人為何愛用「 ”豆蔻”比喻少女?妳看看豆蔻花長啥樣就明白了

秋天到了,萬物進入成熟的季節,豆蔻便是其中壹種。 豆蔻果實 「 ”豆蔻”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熟稔於心,豆蔻年華通常用來形容十三歲的少女。 讓豆蔻正大光明進入中國文學史之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古代的大詩人多是郁郁不得誌的,而杜牧在揚州也有過壹段不如意的生活。那些年,仕途不順、潦倒失意,杜牧染上了飲酒狎妓的習氣。好在這時候他遇到了壹位懂他的紅顏知己——當時著名的網紅歌女張好好,杜牧時常為之沈醉。 隋唐歌女傭 公元835年,杜牧由揚州升遷至長安,不得不與張好好分離。臨行臨別,頓感哀傷,於是就有了這首《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風姿綽約正是十三年華,像壹朵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揚州路上何止春風十裏,卷起珠簾沒有壹個比得上妳。寥寥28個字,就將壹個如花似玉般美好的女子描繪了出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少女 從這首《贈別》開始,古人就用豆蔻來形容十三歲的少女,「 ”豆蔻梢頭”這個典故也不斷被人剽竊,呃……借用。宋代秦觀、陸遊都「 ”偷”過杜牧的創意。 比如秦觀有「 ”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 陸遊有「 ”春從豆蔲梢頭老,日向樗蒱齒上消”, 蘇軾有「 ”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 當然了,人家那叫用典。 不過,雖然「 ”豆蔻梢頭”、「 ”豆蔻年華”都快被用爛了,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太了解——為什麽杜牧要用豆蔻形容少女啊?! 如果妳不了解緣由,大致是沒見過豆蔻本尊。 豆蔻花 豆蔻種類繁多,分為草豆蔻、白豆蔻和紅豆蔻幾種,杜牧詩中提到的,應該是紅豆蔻。這種植物約壹丈多高,在初夏開花,秋季結成果實和種子。豆蔻還未開花的時候,它的花骨朵是壹種有形且豐滿的狀態,很水靈,很 *** ,故俗稱為「 ”含胎花”。 含苞未放,不正是未出閣、初長成的少女的嬌羞模樣嗎?「 ”初如芙蓉花,微紅”,古人用詞委婉含蓄,以花期比青春少女,真是超凡脫俗。 除了外形,豆蔻被比喻成少女,還因為它的另壹個玄機:它是可以吃的。花苞中會有很甜的蜜水,在古代它還有個別稱,叫做「 ”香水包”。 例如宋代趙長卿有壹首《鷓鴣天》,寫給他分別的愛妾文卿: 憶攜手,過堦墀,月籠花影半明時。 玉釵頭上輕輕顫,揺落釵頭豆蔻枝。 看,裏面的豆蔻是女子插在頭上的裝飾。因為很多少女喜歡摘取豆蔻花作為頭上的裝飾,久而久之,人們便用「 ”豆蔻年華”來形容這壹類頭插豆蔻花的少女。 唐代簪花女子 說句題外話,除了代表十三、四歲的少女,豆蔻還代表愛情。 公元532年,梁武帝中大通四年,文學家蕭子顯寫了四首《春別詩》,當時還是太子的蕭綱也寫了四首詩來和他。其中壹首是: 別觀葡萄帶實垂, 江南豆蔻生連枝。 無情無意猶如此, 有心有恨徒別離。 註意了註意了,蕭綱同學在這裏描述了豆蔻的樣子——生連枝。葡萄是壹串壹串的,豆蔻是壹簇簇連著花枝,這些無情無義的草木尚且如此依依,而有心有恨的人卻只能無可奈何地別離。 宋代的範成大也在他的書中說,豆蔻「 ”毎蕊心有兩瓣相並,詞人托興,如比目、連理雲”,就是說,豆蔻代表夫妻恩愛。從這個意思出發,後來也有壹些文人用寄豆蔻花來表達相思。 宋代王雱(pāng),王安石的兒子就寫過這麽壹句詞:「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好了,再說回我們的正題——代表年紀的豆蔻。 古人是極具想象力的,既然十三、四歲的年紀叫「 ”豆蔻年華”,那十五歲、十六歲、十七歲……也會有相應的稱謂,下面就來總結壹下。 十五歲稱為「 ”及笄”,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發加笄,表示成年,又稱笄年。據《禮記·曲禮上》載∶「 ”女子許嫁,笄而字。”意思是說,女子成年許嫁才能命「 ”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約,稱為「 ”待字”。 及笄之禮 女子十六歲稱為「 ”二八年華”、「 ”破瓜”、「 ”瓜字初分”。二八是指「 ”二個八的年紀”,又「 ”瓜”字在隸書及南北朝的魏碑體中,可拆成二個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古代認為女子十六歲時,身體已經完全發育成熟,可以結婚為人婦。 二八年華的少女 圖片來源:子小潯微博 女子二十歲稱為「 ”雙十年華”、「 ”桃李年華”。雙十就是二個十,即二十;又二十歲正如桃花、李花盛開時的艷麗動人。 清太宗莊妃博爾濟吉特,順治帝生母。 女子二十四歲稱為「 ”花信年華”,每年春天,花開季節所吹的風稱為「 ”花信風”。小寒至谷雨,四個月***有八氣二十四候,每氣有三番,每候有壹種花的信風,故又稱為「 ”二十四番花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