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果為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多年生半落葉性小喬木,因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而得名,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海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有栽培,果實主供鮮食,營養成分非常豐富,種植價值極高,下面我們就壹起來看壹看釋迦果種植技術吧!
釋迦果種植條件
1、氣候:釋迦果是熱帶半熱帶的植物,性喜溫暖潤濕的氣候,年均溫21~23℃、年降雨量1200~1800毫升、空氣濕度70~95%的氣候條件最適宜它的生長,壹般而言冬季無霜、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的南亞熱帶氣候比較適合釋迦的種植。
2、土壤:釋迦果是淺根性植物,根系大都分布在35厘米以內的土層,而且新根木質化遲、好氣、忌積水,應當選擇避風向南的土地種植,當風的地方必須建造防護林,否則易受風害並導致根莖腐病的發生。土壤以土質肥沃、通氣性能好、排水性佳的砂質土或砂壤土最合適,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過酸的土壤要用石灰進行改良,黏質土、中性土雖也能生長,但效果不如砂質土或砂壤土。
釋迦果育苗技術
1、種子育苗:釋迦果種子播種前要曬,以促進發芽,苗圃應選向陽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壤土,以緩坡地平地為佳。苗圃地播種前應先深翻曬地1~2個月,然後再以腐熟有機肥和少量石灰作基肥,打碎拌勻,再修溝起畦。條播、撒播均可,每畝用種子7~8千克。用河沙或細土覆蓋,稍壓實後淋透水蓋草或塑料膜,苗床註意保濕,同時又怕積水,所以也要註意嚴防水分過多,以免引起根腐病。發芽後,揭開蓋草或塑料農膜,以免壓彎幼苗。
2、嫁接育苗:釋迦果的嫁接方法多隨季節而定,春季韌皮部不易削離,壹般采用枝接法,而夏秋季壹般采用芽接法。釋迦果用芽接法嫁接時,壹般要求20~30天後解綁,而用枝接法壹般先進行挑芽後再進行解綁。對於用芽接法嫁接已成活的植株,在解綁後15天左右,就可以在芽接位上方5厘米左右剪砧,剪砧後基部將抽出大量萌蘗,應及時去除,以免與接穗爭奪養分,影響接芽萌發,同時苗圃地要保持幹凈,無雜草,並保證肥水供應充足。當嫁接苗長到高50厘米、莖粗1.0厘米左右時即可出圃定植。
釋迦果定植技術
1、定植時間:釋迦果的定植時間為每年的2~4月,冬季無霜的地區可提早到上壹年的10~12月。京郊地區溫室栽培宜在4月中下旬定植(不管溫室是否蓋膜都可以種植),此時氣溫回升,有利於植株的緩苗和生長,種植規格應根據溫室的具體情況而定。
2、苗木處理:釋迦果在定植前要進行苗木處理,首先要進行消毒,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藥液噴布苗木,並同時對苗木進行分級和修整。按苗木大小、根系好壞進行分級,選用壯苗或優劣分栽。對外地調入和貯藏中失水的苗木栽前須在水中浸根3~5小時。
3、栽植密度:株行距因品種而異,壹般以3X4米或4X5米為宜,最密的可以提高到2x3米。定植前需先提前挖好定植穴,穴的大小為0.8x0.8x0.8米,表土混合漚熟的有機肥放下面,裏土放在上面,然後放進苗木種植,踩實,壹次澆透定根水,再蓋上壹層生土以防水分蒸發。如果是種植在平地且雨量充足的地方,則不宜挖大穴定植,起高壟種植即可,以防穴裏積水導致植株死亡。
釋迦果肥水管理
1、幼樹施肥:壹般1~2生的幼齡樹需株施有機肥5公斤,尿素0.45公斤,過磷酸鈣0.35公斤,硫酸鉀0.1公斤,除有機肥在冬剪前壹次性下完外,其余的化肥分別在第壹、二、三次新梢老熟後和冬剪開始前施下,冬剪肥用量應最高,約占全年總用量的55%,其他三次各占15%,以促進樹勢的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2、成樹施肥:釋迦果結果樹的需肥量更大,需根據樹齡、樹勢、結果情況決定用量,壹般3~4年生樹需年施有機肥10~15公斤、過磷酸鈣2公斤、硫酸鉀0.5公斤、尿素1.2公斤,其中有機肥在冬剪前後壹次性下完。
3、灌溉管理:釋迦果萌芽期、幼果膨大期、果實迅速膨大期、采後恢復期和休眠期最需要水,需視具體情況及時而適當地灌溉,以保證坐果率、大果率和優果率,以及根系和樹勢的恢復,灌溉方式以穴灌和溝灌為好。水分不夠將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萌芽不整齊、幼果大量脫落、果實發育不良和裂果率大量增加。但釋迦也最怕積水,即使是短時間的積水,也會導致與缺水壹樣的結果,並可引發根腐病的發生,導致植株死亡,因此需及時做好排水工作。
釋迦果整形修剪
1、幼樹期:小苗定植後長至40~60厘米時,必須剪頂定幹,並剪去主幹中上部的3-4對葉片,以促使3-4個主枝的萌發和形成。當主枝長至60厘米時,再次剪頂,並在葉片老熟時,剪去中尾部的2對葉片,以促發二級分枝,當二級分枝長至40厘米左右時,采用同樣的辦法,以促發和培養三、四級分枝。主枝和各分枝與地面的角度,平衡保持在45~70°角之間。每葉腋只留壹根枝梢,多余的剪去。如此歷經2~3年,即可基本形成豐產的杯狀形樹冠。
2、結果樹:結果樹的樹冠壹般已經形成,主要任務就是通過修剪來維持旺盛的樹勢和豐產的樹冠。但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修剪要求。軟枝種枝梢下垂,樹勢和直立性不強,過度修剪會導致樹體衰退和影響產量,故只能進行輕度修剪,除剪去果後殘枝、細弱枝、病蟲枝外,主要是剪除直立的背上枝,以使植株盡量矮化。催花和產期調節主要通過人工強制落葉即可。而長勢旺盛的.種類,則必須通過強度修剪來實現豐產的目的。
釋迦果產期調節
1、正季果:正季果修剪的強度較大,不但要剪去背上枝,直立枝、細弱枝、病蟲枝,還要對生長枝、結果枝(包括三、四級分枝)進行高強度回縮修剪,每枝僅保留30公分長度,以促使其花芽萌發和新梢生長。此時開放的花蕾,果實生育期約120~150天之間,約成熟於7~8月份,而此時生長出來的新梢,也是培養冬季果結果枝的基礎。
2、秋季果:秋季果主要出自於高山果園或林間果園,根據釋迦最佳的生長季節調整為壹年壹收。於5月間進行強度修剪,不但要剪去背上枝,直立枝、細弱枝、病蟲枝,還要對生長枝、結果枝(包括三、四級分枝)進行高強度回縮修剪,每枝僅保留30公分長度,並強制全株落葉,促使其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萌芽開花結果,這季果的果實發育期135~160天左右,果實10~11月成熟。
3、反季果:每年6~9月間的夏季修剪,不但可以通過刪除過密枝、細弱枝、徒長枝、病害枝和不充實枝,改善樹體的通風和光照條件,還能通過對發育充實的側枝的修剪和處理,進行多批次的產期調節,使果樹實現壹年多收的目的。
釋迦果花果管理
1、人工授粉:釋迦果具有雌蕊先熟、柱頭容受時間短的特點,花辨從開始松馳到完全張開約48小時,在花藥裂開前花辨才完全張開。與此同時,花絲迅速伸長,隨即花藥裂開,釋放花粉。柱頭容受性不僅在花藥裂開時完全失去,且在花藥裂開前的短期已部分失去,所以人工授粉要在花辨半張開,花藥不裂時進行。人工授粉的方法是用毛筆從花辨完全張開、花藥正自然裂開的花上蘸取花粉,授於花辨半張開的花柱上,蘸壹次花粉授2~3朵花。
2、疏花蔬果:通常5月上旬開的第壹批花全部刪去,著重留5月中旬至6月份開的花。幼果形成後,要及時疏去畸形果、病蟲果和過多過密的小果,每條結果枝壹般留果壹個。留足第壹季果後,在生理落果結束後的7月上中旬,還應疏去部分健壯枝梢上所結的果實,以保證有足夠的母枝抽吐夏梢。
3、果實套袋:釋迦果實生長期長,往往要經歷多種氣溫的變化和病蟲鳥的騷擾,如不套袋將影響果實的商品性。套袋時間適宜在果實拇指大小時進行,套袋前要先噴壹次殺菌殺蟲劑。
4、適時采收:釋迦果實生苗在植後3~4年即結果,第6年後進入結果盛期,果實在8月下旬至9月份成熟。當果實未軟熟裂開,果色稍轉青黃、果皮略現襲痕呈白色時,就可帶柄剪下采收,采後需後熟3~5天方可食用,未硬熟的果實因無法正常後熟而不具備商品價值。
釋迦果病蟲防治
1、炭疽病:炭疽病主要造成落葉、黑果、爛果等,在新梢抽發和謝花座果期,噴藥1~2次,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2、根腐病:根腐病常由積水、傷根、高溫高濕、施用未腐熟的垃圾雜肥而引發,施用發酵腐熟的豆麩、禽畜糞等有機肥可有利抑制病害的發生,以防為主,及時挖除病株燒毀,跡地撒施10∶1的石灰、硫磺粉,每株地施0.5公斤。
3、蒂腐病:蒂腐病主要引起死苗、枯梢和爛果,在新梢萌發後或謝花座果期噴藥1~2次,可結合炭疽病防治,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5%的波爾多液。
4、紅蜘蛛:紅蜘蛛可用1.8%的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噠蟎靈1500~2000倍液或24%的螺蟎酯懸浮劑3000~5000倍液防治。
5、介殼蟲:在春秋兩季新梢期和幼果期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倍液防治。
6、雕萎病:雕萎病為細菌性病害,受害植株根系及近地面樹幹木質部組織變色,枝梢稀疏,葉片細小,生勢差。壹般在春末發病,夏天會突然死亡,新梢期噴1~2次殺菌劑,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