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說壹句“保障俄羅斯”,他成了眾矢之的

說壹句“保障俄羅斯”,他成了眾矢之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正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據英國《金融時報》等5日報道,因在采訪中提到,作為結束俄烏沖突的壹部分,應考慮解決俄羅斯“安全保障”問題,馬克龍招致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官員的強烈批評。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4日,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馬克龍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歐洲需要準備壹個“為了明天的安全架構”。

“我們必須解決的壹個關鍵問題是,正如普京總統壹直說的那樣,俄羅斯擔心北約會直接推進到家門口,以及部署可能威脅到俄羅斯的武器。”馬克龍在采訪中說。

“這壹議題將是和平議題的壹部分,因此我們需要為這些要做的事做好準備,如何保護我們的盟友和成員國,以及如何在俄羅斯重返談判桌之日為其提供保障。”

上述言論立刻引發烏克蘭官員的尖銳批評。

“有人想為壹個恐怖分子和殺手國家提供安全保障?不是紐倫堡審判,而是與俄羅斯簽署協議並握手?”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稱,世界需要俄羅斯提供安全保障,俄羅斯應該對此負責。他表示,這只有在對俄烏沖突發起者進行審判和定罪以及實施賠償後,才有可能實現。

《金融時報》稱,馬克龍此前表示西方“不應在戰爭中羞辱俄羅斯”,因為壹旦沖突結束,俄羅斯仍將是鄰國。這也遭到批評人士指責馬克龍對莫斯科“態度軟弱”。

芬蘭前總理亞歷山大·斯塔布表示,他從根本上不同意馬克龍的觀點。“我們唯壹應該關註的安全保障基本上是‘非俄羅斯’的。俄羅斯需要首先保證它不會攻擊其他國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開始討論。”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拉脫維亞副總理阿爾蒂斯·帕布裏克斯表示,西方向俄羅斯提供安全保障就可以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這種想法正落入俄方的陷阱,即西方和烏克蘭應對這場戰爭負責,俄羅斯是無辜的受害者。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國事訪問歡迎儀式上擁抱。圖源:視覺中國

《金融時報》指出,馬克龍的相關評論似乎也印證了俄方的觀點,即北約通過吸納前蘇聯國家而向俄羅斯邊境擴張,正是俄烏沖突爆發的原因。而對此觀點,北約則矢口否認。

報道援引壹名法國官員上周日的表態稱,法國的首要任務仍是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襲擊,以確保烏主權在俄軍撤離後得以恢復。

該官員否認了“馬克龍對俄羅斯態度軟弱”的說法,指出法國總統譴責了據稱“俄羅斯軍方犯下的暴行”,並派遣法國調查人員協助調查戰爭罪行。

但該官員也指出:“歐洲需要壹個新的安全架構,以避免未來的戰爭。”“俄羅斯不會去到任何別的地方,這需要成為這些討論的壹部分。”

美國政客新聞網站報道稱,這不是烏克蘭和法國在俄烏談判壹事上首次出現分歧。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5月曾表示,馬克龍要求烏克蘭在主權問題上做出讓步。不過,愛麗舍宮當時否認了這壹說法,強調馬克龍從未要求澤連斯基做出任何讓步。

延伸閱讀:

牛彈琴:想看馬克龍怒懟老拜登?事情早就已經變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實在變化太快。

反正,戲劇性的壹幕幕發生了。

還記得前兩天的壹個世界級大鬧劇嗎?馬斯克杠上蘋果公司了。蘋果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馬斯克是世界上第壹大富豪。但壹言不合,就激烈懟上了。

馬斯克火力全開,對準了30%的“蘋果稅”。

很有個性的他,還發了壹張照片,他開著壹輛汽車,行駛到高速公路的壹個岔路口,左邊顯示“支付30%傭金”,右邊顯示“開戰”,汽車選擇了右邊的出口。

馬斯克要“開戰”!

他還公開質問蘋果CEO庫克:“蘋果曾威脅要從AppStore中刪除推特,到底發生了什麽?”

都是超級大富豪,為什麽這樣公開懟上了?

兩個原因吧。壹個就是“蘋果稅”。推特很辛苦搞創收,但30%必須進蘋果腰包,馬斯克能不氣?

二是蘋果停止投放廣告。蘋果是推特“頂級廣告商”,馬斯克入主推特後,蘋果就暫停了廣告投放,馬斯克能不跳腳?

有意思的是,馬斯克推特上炮轟蘋果,用的還是蘋果手機。

更有意思的是,馬斯克還放出話來,如果蘋果敢下架推特,他就去制造新手機。嗯,做事就要做絕,那就去抄蘋果iPhone的後路。

但更戲劇性的還在後面,就在人們翹首期待馬斯克大戰庫克三百回合、特斯拉投產手機抄蘋果後路時,峰回路轉的壹幕發生了:

庫克熱情邀請馬斯克前往加州的蘋果總部,兩人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庫克同誌鄭重澄清,蘋果不會停止對推特的廣告投放,不會在軟件商店下降推特,也無意和馬斯克保持敵對的關系

這是我編的,但大致就是這樣的意思。用馬斯克的話說,蘋果向他澄清了“誤會”,蘋果從來沒想過要下架推特。

高傲的蘋果不再高傲,馬斯克自然更見好就收,也不再罵30%蘋果稅了,也不談自己造手機了。

巨頭大戰,搞得比小孩子過家家還戲劇性。

有原則嗎?

好像有的,但好像也沒有。關鍵還是看錢,錢給到位了,哪怕是世界首富,同樣喜笑顏開,庫克妳好樣的。

但最近,戲劇性的事情就這樣壹起嗎?

多了去了。

別忘了,就在去年,法國和美國鬧別扭、搞摩擦。拜登的口頭禪是“美國回來了”,法國人後來才晃過神來:什麽美國回來了,美國是回來撬法國人的大單了!

因為美國和英國居然背著法國,和澳大利亞簽合同要幫澳打造核潛艇,撬了法國和澳大利亞白紙黑字的幾百億美元潛艇大單。

當面好朋友,背後來壹刀,氣得馬克龍當即召回了駐美大使。美法兩國建交200多年來,這還是法國第壹次召回駐美大使。

但形勢變化也快。就在前幾天,馬克龍不還是高高興興去了美國,拜登的第壹次國宴就獻給了馬克龍。80歲的拜登,44歲的馬克龍,見面握手就握了足足42秒不撒手,握得攝影記者都實在有點受不了了

什麽重大分歧?

妳搶我的錢,那就自然不***戴天;既然給我甜頭,那我們就是好朋友。當然,也不排除人前壹場戲,人後又壹場戲。

還有,北歐國家壹直很看不起土耳其,更沒少對土耳其指指點點。土耳其以前除了痛罵,也毫無辦法。哪知道,芬蘭和瑞典後來想加入北約,土耳其壹夫當關,妳要加入,就必須答應我條件。

芬蘭、瑞典只能低頭。最近很戲劇性的壹個例子,兩名庫爾德男子還以為瑞典很安全,還很安心在瑞典工作、申請庇護,哪知道瑞典政府突然翻臉,將他們二人拘捕,當晚就引渡到了土耳其

這是投名狀嗎?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半年前妳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半年後土耳其還真做成了。

瑞典壹直高舉的人權呢?

唉,妳就別哪壺不開提哪壺了。人家有更高遠的利益。

為什麽會這麽多戲劇性的事件?

很簡單。這就是世界,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利益。

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為了利益什麽都可以出賣。我說的當然是有些人。有些西方國家有些人,平常各種原則震天響,很多事情說壹不二,但真壹碰到現實,還不是利益當頭金不換?

什麽原則?

有時只有立場,沒有對錯。

什麽利益?

有時為了利益,什麽皆可拋。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是永遠的利益。有時,不得不說,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所以,當妳興致勃勃想看馬斯克大戰蘋果、期待特斯拉也生產手機時,事情峰回路轉了,庫克拈花,馬斯克微笑,兩人重歸於好、恩愛如初,30%蘋果稅不提了,特拉斯手機就這樣爛尾了

所以,當妳想看法國和美國翻臉、馬克龍怒懟老拜登時,事情早就已經變了,打是情,罵是愛,愛得不夠用腳踹,美法又是壹條心。當然,妳也別太失望,這只是第壹波,不排除第二波,又是平地起波瀾,老冤家床上又鬧起來。

哦,對了,馬克龍見完老拜登,離開美國前,會見的最後壹個大佬,就是馬斯克,馬斯克正跟拜登鬧得不可開交呢。二馬見面,不知又會鼓搗出什麽戲劇性的事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