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濕熱的表現主要是想上廁所,上完後疼痛就會緩解。下面是我為妳帶來的胃部濕熱怎麽調理 ,歡迎閱讀。
腸胃濕熱如何調理
脾胃濕熱,病證名。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癥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
腸胃濕熱是壹種比較常見的胃腸消化道上的疾病。該疾病主要是因為邪熱進入,引發腸胃的病變。那麽腸胃濕熱吃什麽好呢?腸胃濕熱的患者壹般不能吃磁膩味厚,易生濕、加重濕證的食物。可以多吃的食物性質寒涼、味淡或苦,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推薦食療:冬瓜祛濕湯。
腸胃濕熱的表現主要是想上廁所,上完後疼痛就會緩解。該疾病可以吃的食物:
素燒苦瓜: 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金針冬瓜湯: 幹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鐘後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赤小豆薏米飲: 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鐘後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鐘後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方藥: 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腸胃濕熱的飲食禁忌: 性質溫熱,有補益助熱作用的食物,味辛辣性溫熱,易助熱生火的食物,磁膩味厚,易生濕、加重濕證的食物等都不能夠吃。
中藥艾灸: 艾灸中脘穴20分,鐘神闕穴20分鐘,關元穴20分鐘,天樞穴各15分鐘,足三裏各灸10分鐘。十天壹個療程,療程間隔兩天,女性經期不做,幾個療程即可痊愈。
胃濕熱吃什麽
1、清炒苦瓜
將新鮮的苦瓜準備好,然後切絲放入開水之中焯壹遍,這樣能夠有效的去除苦瓜的苦味。瀝幹水分之後將準備好的苦瓜放入油鍋之中爆炒,大約九分熟之後就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的'加入壹些調味品,就可以了。
2、金針冬瓜湯
將幹燥的金針菜切斷,然後放入開水之中浸泡半個小時,將冬瓜切絲備用。將兩種食材壹起放入開水之中,大火煮開。起鍋之前加入調味品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3、紅豆薏米飲
將所需要的兩種食材按照等比準備,然後浸泡。將準備好的食材壹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慢燉半個小時就可以取出壹半汁水,繼續熬煮30分鐘將剩余的水也取出,兩次的攪拌均勻之後服用,能夠起到很好的清熱利濕的作用。
4、鵪鶉去濕湯
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鵪鶉、薏米、百合、姜壹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5、橫月利去濕湯
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姜2片。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月利壹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6、草龜去濕湯
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壹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7、黃瓜去濕湯
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凈,鴨腎洗凈、飛水、切片,粳米淘洗幹凈。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8、健脾祛濕湯
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壹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姜2片。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月利壹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9、綠豆藕
藕壹截,綠豆50克,食鹽少許。鮮藕去皮洗凈,綠豆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加入清水燉至熟透,同時加入食鹽調味。將熟透的藕取出切片,裝盤即可食用。
10、五花茶
幹木棉花30克、金銀花30克、槐花20克、雞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凈,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腸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