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選擇好的品種。
好的植物產生好的幼苗,好的植物茁壯成長,碩果累累。選擇大而飽滿的蒜瓣進行種植,苗會壯,蒜頭會脹得更大。
第二,浸泡種子。
將挑選好的大蒜浸泡在清水中,待大蒜露出根時播種。浸泡後的大蒜種植在土壤中後,根系可以盡快發育,從而更快地吸收更多的養分,為壯苗、健株和大蒜膨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整畦選地,施足基肥。
選擇疏松的沙地作為種植地,將準備好的足量基肥分成兩份,壹半均勻的鋪在土地上,然後翻土,仔細耙平;另壹半在播種前施入播種溝。
這樣施肥,既能基本保證種子和幼苗對肥料的需求,又能從土壤中吸收壹部分肥料。大蒜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大致為2: 0.5: 1,按照這個比例配基肥最好。
適時播種,株距合理。
適宜大蒜播種的日平均溫度為20℃ ~ 22℃。根據這個溫度,選擇秋季播種的合適時間。如果種植時間過早,植株會過早衰老,對大蒜膨大不利;如果發芽時間晚,大蒜的生長期會縮短,也會影響大蒜的膨大。
春天播種只要地面解凍就可以了,因為氣溫和地溫會逐漸上升到適合大蒜生長的溫度。種蒜不能太密,株間距保持在10 cm左右,既保證了種蒜對水、肥的需求,又給蒜的膨大留有足夠的距離。
五、合理澆水、追肥。
在大蒜的生長過程中,壹般情況下,給大蒜澆四次水,基本可以滿足大蒜的水分需求。即栽培的時候,長出蒜苗的時候,越冬後變綠的時候,抽薹的時候。前三遍要澆透水,第四遍要澆透水,所以土壤要幹濕分明。
追肥也要進行多次:為了使幼苗長成大苗,安全越冬,越冬前必須進行兩到三次追肥。為了加速大蒜的生長,春天應該再追肥壹次。在鱗莖膨大期,為了使大蒜長得更大,應追施鉀肥。
第六,及時踩苗。
蒜苔收獲後,為了減少上部養分的過度消耗,保證鱗莖的養分需求,促進鱗莖長得更大,需要及時踩苗。
七、病蟲害防治。
大蒜病害主要有葉枯病、白腐病、銹病、軟腐病等。除了農藥防治,在耕地時,要徹底消毒。危害大蒜膨大的害蟲主要是根蟎和根蛆,可用敵百蟲防治。播種時最好在溝裏撒稻草灰。
當然,在鱗莖擴張期,也可以使用少量的擴張素,但擴張素畢竟是激素類產品,建議不要使用。另外,大蒜的生長和蒜頭的膨大還需要鈣、鎂、鐵、鋅、銅等微量元素,要根據大蒜的生長情況合理補充。
大蒜的生長周期:
由於播種期不同,大蒜的生長周期差異很大。春播大蒜生育期短,壹般90 ~ 110d;秋季播種的大蒜,由於有壹定的低溫春化天數,通常生長期為220~280d。
大蒜壹般用鱗莖做繁殖材料,大蒜壹般用鱗莖做繁殖材料。其生長過程可分為6個階段,即萌芽期、苗期、鱗片芽和花芽分化期、花莖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和休眠期。此外,利用地上鱗莖繁殖時,地下鱗莖成熟後有壹個地上鱗莖膨大生長期。
從播種到基生葉出現的時期為萌芽期。壹般大蒜播種後10~15d發芽,發芽期的根以垂直生長為主,最長根達1cm以上,毛狀根30根以上。
從第壹片真葉發育到花芽、花芽分化開始的時期為苗期,春播蒜只需25天即可度過苗期,秋播蒜營養生長需要5-6個月,為花芽、花芽分化奠定物質基礎。
在鱗芽和花芽分化階段,植株營養體生長充分,根系生長健壯,株高和葉面積增長加快,養分積累增加,為蒜薹和鱗莖的生長奠定了物質基礎。
花芽分化後,蒜薹迅速生長,鱗芽開始膨大,葉面積和植株生長達到最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這個時期是產品器官形成和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保證充足的肥水。
蒜薹收獲後,大量營養物質轉移到鱗莖中,鱗莖迅速膨大。鱗莖成熟後,進入2個多月的生理休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