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人工飼養技術
七彩山雞,肉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羽毛色澤艷麗,綜合經濟價值高。每只雌雉每年可產59-70個蛋,每年有40-55只雌雉羽化。如果壹群雌雄雞是1∶4,比如壹群四只母山雞,每年可以出160-200只小雞,壹個業余的可以養10-20只種雞。
雞蛋孵化:
蛋在孵化前應該消毒。雞蛋用0.5%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取出放入培養箱中晾幹。但孵化前要在室內20℃-24℃預熱4-6小時。孵化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前7天溫度37℃-38℃,空氣相對濕度55%-60%。中間10日氣溫37℃-37.5℃,空氣相對濕度與前期持平;最近4天氣溫37℃,相對溫度75%。保持空氣流通,每2小時翻蛋1次,每天晾蛋1次(10分鐘),及時給蛋拍照,取出無胎兒或死胎的蛋。雞孵化後餵青黴素1小時,用青黴素沖洗胃腸道1次,每毫升含青黴素800單位。
育雛管理:
溫度、光照、密度:育雛的溫度要隨著日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1-3日齡為35℃-34℃,4-10日齡每天遞減0.5℃。11-28日齡室溫降至28℃。1-3日齡晝夜照明,每7平方米使用25W的1燈泡,直至第30日齡。但是如果逐漸減少光照,以後可以使用自然光照。1-10日齡的飼養密度為50-60只/m2,11-30日齡為20只,隨著日齡的增長會有所調整。
開放式食物:
雛雞剛去殼曬幹後,必須抓到育雛室或育雛箱中進行培育。這時候的雛鳥雖然有啄的動作,但是不允許啄,也不會認料。為了誘導小雞識別食物,可以將紅綠紙撕成碎片,放入玻璃瓶中。把瓶子放在餵食盤中間,在瓶子周圍撒上食物。小雞看到瓶子裏眼花繚亂的東西,有的會跑來跑去啄。不小心啄到盤子裏的食物,就會咽下去。只要有幾只開胃菜,整群雛鳥就會靠近食物盤跟風,經過2-3天的誘導,它們就會找到自己的食物。1-20天每天餵6-7次,21-30天餵5-6次,31-60天餵4-5次。餵食時勤餵少加,保持盤中食物幹凈衛生。
育種模式:
1.火炕育雛:1火炕可根據環境條件設置,周圍用尼龍網做圍欄。網眼就是小雞出不去。離炕面的距離為16 cm,以0.5 cm的鐵絲網為佳。該方法可以防止小雞接觸糞便,預防球蟲病等疾病。2.紙箱搖籃式飼養:餵食量小的雛雞可以放在包裝紙箱中飼養,並在耐火物以上飼養,但要控制好溫度。雞能跑的時候可以養在網欄裏,防止逃跑。3.飛機育雛:在飛機上鋪壹層短草,但要註意更新,時刻保持空氣通暢、清新、幹凈。用暖氣或地火取暖保暖。
雛雞的膳食搭配:
熟雞蛋65438+60%,玉米粉13.5%,炒豆粉16%,麩皮3%,骨粉1%,鹽0.5%,酵母粉2%,禽用生長素3.5%,禽用復合維生素0.5%。這個配方就相當於天然活食物的營養來吃。
養雞:
壹般3-4月齡的雞都是中年雞,這個階段飼料要搭配好,促進被埋人快速生長發育。新城疫ⅰ類疫苗應在90-120日齡註射。因為野雞對藥物非常敏感,所以用量要比家雞略少,以防副作用。網室內設置遮蔭棚,防止雨淋和日曬。
室外圍欄進料:
網吧高2.5米。用2×2 cm或網狀尼龍網或鐵絲網搭建拱棚圍欄。雞舍或網圍欄的寬度要根據飼養量來定。場地要通風幹燥,可以防寒防風,周圍最好有樹木。氣溫高的時候,需要遮陽網棚防暑。網圍欄內設有水槽和飲水機。飼養員去網吧要穿便衣,切不可穿大紅大綠的衣服,因為野雞看到會驚慌失措,飛來飛去。圍欄四周要設置壹個高0.5米、寬0.4米的棲息架,供野雞休息,架下要放軟草,供雞夜間棲息。雌雄分開養殖,產卵時同欄飼養。
中年雞日糧的組合;
1.30-60日齡時,使用熟魚50%,玉米粉20%,熟豆粉14%,麩皮8.5%,骨粉2%,鹽0.5%,酵母粉2%,禽用生長素2.5%,禽用復合維生素0.5%。2.60-120日齡:熟豬肉5%,熟魚15%,玉米粉38%,豆餅粉14%,魚粉4%,酵母粉2%,骨粉3%,青菜葉15%,鹽0.5%,禽肉。用以上兩種配方,雞長得好,增重快,出欄早。如果食材不方便餵養,可以參考養雞的配方,按比例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