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起源
漢武帝在位期間,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繼父,被封為淮南王。他喜歡招才引智,門下經常有上千食客。為了解決這麽多人的吃飯問題,他們利用淮河流域產鹽的條件,用鹵水做凝固劑,發明了豆腐。三國時期,豆腐制作技術傳到益州(包括今四川、重慶),在江陽縣(今瀘州市)金川壹帶(今富順縣)非常流行。
因為也是重要的食鹽產地,有壹口?最鹽?富裕世界鹽井。同時地處亞熱帶,土壤肥沃,降雨光照條件好,適合大豆生長。撫順因為產鹽,與周邊地區商業往來頻繁,人氣很旺。餐飲業極其發達,豆腐這種新鮮食品自然就擺上了人們的餐桌。
到北周帝天河二年因鹽設富順縣時,這裏的產鹽量已經排在建南路(相當於川東、重慶部分地區)之首。隨著鹽業中體力勞動者、居民和商人的增多以及水陸交通的便利,豆腐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壹個偶然的情況下,壹些等著吃飯的客人實在沒有耐心等著豆腐成型再加工成菜,於是看到嫩豆腐還在鍋裏煨著,就跑到廚房讓店主賣給他們。
因為沒有完全凝固,所以不能油炸,只能用鹽和水蘸著吃?下壹餐?。人們驚喜地發現,這種吃法比炒老豆腐還好吃,而且還在流傳。嫩豆花?也就是傳到了民間。
抗日戰爭時期,四川重慶成為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人口急劇增加。富順縣地處川南沱江下遊,是雲南、川西南經陸路到重慶的主要通道,也是國內糖和內江糖加自貢鹽通過沱江轉運到省內外的交通線,商旅十分熱鬧。
這時,富順縣東門壹家豆腐店的老板劉喜祿,善於博采眾長,學習別人的豆腐制作技術,不斷摸索改進,終於形成了自己的壹套?秘方?做出來的豆腐腦潔白如玉,嫩如瓤,嫩而不老,嫩而不嫩,口感細膩,連窖水都香甜可口。
劉錫祿在實踐中長期探索研究,形成了獨特風味的豆花蘸水?汽巴海椒蘸水,只要把滾燙的豆花卷到水裏,放進嘴裏,感覺就很迷人。
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腦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吸收率可達92% ~ 98%。
豆腐腦[老豆腐]的營養成分如下(按100g計):
組件名稱內容組件名稱內容組件名稱內容
可食用部分100水分(克)96.7能量(千卡)1.5
能量(千焦)63蛋白質(克)1.9脂肪(克)0.8。
碳水化合物(克)0膳食纖維(克)0膽固醇(毫克)0
灰分(克)0.6維生素A(毫克)0胡蘿蔔素(毫克)0
視黃醇(毫克)硫胺素(毫克)0.04核黃素(毫克)0.02
煙酸(毫克)0.4維生素C(毫克)0維生素E(噸)(毫克)10.46
a-E 0(?-?)-E 0?-E 0
鈣(毫克)18磷(毫克)5鉀(毫克)107
鈉(毫克)2.8鎂(毫克)28鐵(毫克)0.9
鋅(毫克)0.49硒(微克)0銅(毫克)0.26
錳(毫克)0.25碘(毫克)0
豆腐除了含有蛋白質外,還能提供人體生理活動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鈣和磷。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劑,鈣含量會增加,對防治佝僂病和牙齒發育不良有壹定作用。
適合人群:壹般人都能吃。
用法:65438+每次0碗,50克左右。
技巧
●最好不要用小蔥做調料。
●老年人和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應該少吃。
●北方人喜歡吃鹹香可口的豆腐腦,南方人喜歡吃甜豆腐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