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吃多了不容易消化,不適合腸胃不好的人,但適合身體不好的人,因為奶酪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老年人最好不要吃。奶酪是牛奶中高營養成分的提煉精華,所以含有高脂肪成分。雖然市面上有低脂的,但是濃度高,對老年人消化系統不好。
在西歐,尤其是在浪漫的法國,奶酪不僅僅是日常必需品,它甚至代表了這樣壹種哲學:“擁有奶酪就意味著擁有幸福。”在中國,雖然各種奶酪早已“進駐”各大超市,但人們對這種舶來品仍知之甚少。其實中國人應該顛覆早先對奶酪的“刻板印象”。不同口味的奶酪不僅可以端上菜肴,還可以讓妳在家享受異國風味的美食,可以補充遠遠不夠的牛奶攝入量。
擴張:中國人吃的乳制品太少。
我國人均年牛奶攝入量約為8.1 kg,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12。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誌紅的話說,在北京等大城市,基本可以達到每人每天壹杯牛奶,但在全國平均水平上,每人每天只有壹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乳制品應成為中國人的“終身食品”。
早餐可以多吃點奶酪。
奶酪,又稱奶酪,起源於中亞和中東地區,大約在5000年前,那裏氣候溫暖。它幾乎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食品之壹。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南慶賢告訴記者,每公斤奶酪由10公斤鮮牛奶制成,堪稱牛奶“濃縮”的精華。
黃油不同於奶酪。它是由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脫脂牛奶混合而成的。其脂肪含量為80%-83%,基本不含蛋白質,沒有營養價值。
“外國人之所以牛奶攝入量高,是因為奶酪和鮮奶壹起算。”南清憲說,如果條件允許,中國人每天都要吃壹點。奶酪中的鈣和蛋白質是牛奶的3-5倍,營養價值非常高。
另外,由於牛奶中含有87%左右的水分,奶酪的含水量只有50%,在胃中占據的空間很小。“市場上賣的奶酪有12塊。壹天吃1塊,10克左右,已經讓牛奶攝入量增加了5倍。”
因為奶酪含有大量的脂肪,所以更適合成長中的孩子,太瘦又缺鈣的人。正在控制體重或血脂偏高者不宜食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奶酪更適合做早餐。中國人普遍早餐吃得太少,導致早上精神不振。吃面包的時候放點奶酪進去,不僅不餓,還能增加鈣、維生素A、d的攝入”,南慶賢還建議,去超市的時候,不妨看看食材,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奶酪。
妳可以在烹飪中放壹些奶酪。
在世界上,著名的奶酪產地有法國、荷蘭、意大利、希臘等。尤其在法國,奶酪就像山西人的醋,廣東人的湯,山東人的大蔥,四川人的辣椒。法國食品協會公關經理高告訴記者,法國的奶酪有300多種,有硬的、軟的、甜的、鹹的、酸的、辣的。
其中布裏是最適合中國人的奶酪。喜歡吃蒜味香腸之類的食物,就不會拒絕。質地細膩,混合蒜末、香蔥、迷叠香等香料,大大增加食欲。這種奶酪是鹹的,所以最好塗在面包上。
對於以前沒吃過奶酪的人,建議先從阿爾蒙塔奶酪開始。布滿大大小小的毛孔,也被很多人稱為大孔奶酪。卡曼貝是最受歡迎的奶酪。呈乳黃色,柔軟有彈性,可單獨食用,也可配面包食用。
雖然奶酪逐漸成為超市的“常客”,但相當壹部分消費者並不知道如何食用。邊肖教妳幾種烹飪方法:奶酪可以夾在或抹在面包和饅頭裏;做壹些肉制品的時候,把奶酪做成汁,拌進去;把奶酪切成小塊,和沙拉壹起吃。融化後,沙拉會增加牛奶的味道,味道很好。
另外,炒洋蔥、土豆甚至四季豆等蔬菜的時候放點奶酪。當它們完全融化時,油炸蔬菜會有壹種特殊的味道。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