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節了,很想體驗壹下這種氣氛,就讓奶奶教我包粽子。
做粽子,首先要把葉子洗幹凈,泡在熱水裏。然後準備棗、蛋、肉等。對於餡料,煮出妳喜歡的美味餡料,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先把長葉子折起來,圍起來,做個窩,中間放好準備好的糯米和粳米,包邊包角。然後把餃子放在米飯裏,揉成壹團,最後把竹葉包裹的餃子做成四角。
包粽子的功夫都在最後壹道工序。妳的粽子包的好不好,取決於四個角是否對稱,是否有型。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扭成壹團,要麽是六個角,要麽是壹個球。
奶奶不止壹次看著我?代表作?笑:?這能叫粽子嗎?妳把細線系在哪裏了??
我暈!情感粽子的四個角方便用細線掛起來。為什麽這個世界上沒有圓圓的粽子?
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大火煮。大約1小時後,用文火煮30分鐘。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渴望揭開鍋蓋看看情況。因為粽子的香味從鍋裏飄出來,讓我口水直流。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鍋了?解放?當我出來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能看到裏面金黃軟軟的?宗柔?來,咬壹口。太好吃了,差點把筷子都咬掉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嘗到了勞動的果實,不甜。
第二章:如何包粽子作文粽子是端午節的壹種節日食品。傳說是為投河自盡的屈原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的傳統食品。
今天外婆家也包了粽子。我會跟我奶奶學包餃子。奶奶拿了壹片粽子葉,用手卷著。粽子的葉子變成了中空的圓錐體。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壹塊棕葉,想卷成錐形,但是卷得不好,還是直筒。奶奶壹看,指出:左手捏葉子的壹角,右手把葉子的另壹角卷進去。收緊下部,放松上部。?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卷了粽葉。
然後,奶奶把壹根筷子插進空心的錐形粽葉裏,拿了壹把勺子放了壹些糯米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晃動筷子,直到糯米被裹得緊緊的。我還在葉子裏放了筷子和糯米。能抖筷子的時候,要麽戳破了粽子的葉子,要麽糯米包的不緊。奶奶說:輕輕抖筷子,把葉子包緊。妳看奶奶邊講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看起來有點像。
然後是繩子。只見奶奶雙手捏著葉子,用繩子在粽子的尖角上繞兩圈,系上繩頭,壹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還紮了第壹個粽子。然後,第二,第三?我壹連打包了幾個。
最後壹步是煮粽子。把紮好的粽子壹個個放進鍋裏,然後在粽子1 cm上面放冷水,點燃?煮15分鐘後,改變湯圓在鍋內的位置,然後文火煮1小時。
這時候我才知道,包粽子是壹門手藝,包起來不容易。
我感覺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它蘊含著祖國人民的深厚感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應該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自己的節日。
第三章:如何做粽子作文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為了讓我們更多地了解端午節的習俗,老師打算組織實踐活動來包粽子。老師請了幾位爺爺奶奶、阿姨等家長來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分成八組,六人壹組,爺爺奶奶和阿姨們已經在食堂準備好了包粽子需要的材料。兩個罐子,壹個裝著煮熟的蘆葦葉,壹個裝著糯米、花生和紅棗,就像沙漠中閃亮的紅寶石。我們壹進食堂,就被劃分到指定區域?老師?在妳身邊,所有人都昂著頭在聽?老師?解釋如何包粽子。
我們組的?老師?是壹位老奶奶,在她做的同時,同學們的目光都直直的對著她的動作。她拿起三片蘆葦葉,均勻地分開壹片壹片壓著,然後拿起剪刀把蘆葦葉的兩頭剪掉,尤其是剪蘆葦葉的那壹頭,因為它做了壹個30度左右的角。之後中指和食指要剪成剪刀狀,夾在蘆葦葉兩端向內卷,就像尖尖的壹樣?小帽子?。我們跟老師學,第壹步很簡單,第二步有點難。我失敗過幾次,還是尖端有壹個大點。洞?,還是?小帽子?它太小了,裝不下多少餡。我該怎麽辦?我心想。突然,我聽到旁邊的蔡文傑興奮地喊道:?我可以卷起來嗎?。還高高地舉在手裏,很漂亮。然後幾個同學也說要考論文。我很著急。我仔細看了?老師?妳是怎麽做到的?我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所以我來了?小帽子?往飯碗裏盛壹點米飯,米飯上面放壹個大紅棗,再蓋上壹些米飯和?小帽子?嘴皮子水平,學會了?老師?把剩下的蘆葦葉纏在上面,封好口,再用壹片蘆葦葉把口封牢,最後用細繩把粽子系好,不能松。包壹個粽子,再包壹個,兩個,三個?雖然這次,自己包的餃子不像?老師?這麽精致漂亮,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又學會了壹項技能,以後每個端午節都可以自己包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