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湯圓的註意事項
1,適量吃餃子。
湯圓好吃,但要適量,不能當早餐吃。因為糯米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油、糖,熱量很高,再加上豆沙、芝麻、糖等餡料,口感粘稠,不易消化。吃多了會增加胃的負擔。
而且,早晨是人體胃腸功能最弱的時候。壹旦吃多了,就會呈現惡心、反酸、燒心等癥狀。元宵最好在兩餐之間吃,比較健康。
2.糖尿病人少吃湯圓。
市面上有壹些“無糖餃子”,糖尿病患者認為可以放心食用,但還是會在飯後食用。事實上,即使是“無糖湯圓”,也只是不含蔗糖,並不是絕對無糖,沒有降血糖作用。湯圓還是主食甜品,熱量攝入過多必然導致血糖飆升。
3.吃湯圓要註意3個“三部曲”
吃湯圓前要監測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禁止吃湯圓。
吃湯圓的時候,解決自己的渴望就好,不要貪吃。最好吃水餃或者蒸餃,建議不要吃煎餃,這是在已經很油的餃子上再加壹層油。另外,要註意與壹些蔬菜等食物搭配食用,少吃其他主食,降低血糖生成指數。有假牙的朋友吃餃子,最好把假牙摘下來。
吃完湯圓後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幫助腸胃消化,飯後2小時要監測血糖。
4、煎餃熱量高,要少吃。
有些人除了煮餃子,還喜歡炒不完的餃子吃。煎餃雖然色澤金黃,香脆可口,但過高的煎炸溫度會破壞餃子所含的許多營養成分,降低餃子的保暖效果;油炸也會讓元宵本身就不低的油的比例更高,熱量增加,更容易導致肥胖。
此外,油炸還會產生壹些對人體健康不利的致癌物質。所以煎餃從營養角度來說是最不可取的,不要為了味道而犧牲健康。尤其是膽囊、胰腺疾病患者,吃油炸湯圓很可能使這類患者的疾病復發。
因此,為了減少熱量,我們應該避免煎餃,同時,我們應該多吃高纖維食物,比平時多做運動。吃完飯,我們可以快走壹個小時,消耗熱量。
5.吃西芹山楂湯圓。
好消化的餃子本身就屬於細糧。再加上糯米和餡料,很多人吃餃子的時候經常會覺得不消化,所以吃餃子的時候需要多註意搭配。
首先,不要和油膩的食物混用:油膩的食物只會和湯圓壹起對胃造成更大的負擔。所以在吃湯圓的時候,不僅要減少主食,還要適當調整食物的結構。
其次,可以搭配壹些促進消化的食物,如芹菜、山楂、生蘿蔔等。粗纖維會促進腸胃蠕動,減少吃元宵引起胃部不適的可能性,促進油脂的消化吸收。
最後,不要放棄湯圓:這不僅是因為傳統習慣,更重要的是湯圓中還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糯米中含有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等。這些維生素可以促進體內乙酰膽堿的合成,幫助維持正常的胃腸功能。現在城市人的營養結構使得維生素B缺乏的情況增多,而糯米中的維生素B在元宵的烹飪過程中會有壹半左右殘留在湯中,所以喝湯圓湯也是壹個促進消化的好習慣。
2.湯圓的營養價值。
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鈣、鐵、核黃素、煙酸等其他營養成分。餡料主要是純糖和水果,包括芝麻、核桃、花生、豆沙、巧克力等。,加上大比例的植物油或動物油,營養高,熱量高。糯米味甘,性溫,有補中、健脾、暖胃、止汗的功效,能起到壹定的禦寒補益作用,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冬天食用。但是,吃湯圓的時候,壹定要控制自己的貪欲。
首先,由於湯圓是由富含澱粉的細糯米粉制成,裏面的餡料也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壹般屬於主食的範疇。通常情況下,3-4個正常大小的湯圓等於1份米飯,所以建議在吃湯圓的時候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此外,湯圓的餡料中還含有大量固體油脂,熱量較高。食物吃多了容易出現腸胃脹氣、食欲不振等腸胃癥狀。建議愛吃湯圓的朋友克制壹點,不要貪吃。
其次,獨立包裝的涼拌餃子或湯圓更難消化。如果腸胃功能較差,應盡量選擇熱騰騰的餃子,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此外,湯圓較難消化,而芹菜、香菜、橘皮等食材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或揮發油,具有芳香健脾、開胃消積的作用。如果能在家壹起煮餃子,可以減少餃子的甜味,更符合中醫養生和現代科學飲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