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接受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教師必須從兒童的經驗出發,在音樂教學前認真考慮兒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使新知識落在兒童的“最近發展區”,並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經驗緊密結合。
在活動設計中,老師旨在充分挖掘活動中的音樂元素,結合幼兒園的思維特點,引導幼兒大膽展示魚兒遊動的不同姿勢,在情境遊戲氛圍中感受音樂之美。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用手的不同動作表現小魚遊泳。
2.在優美的旋律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要點:用手不同的方位變化和動作來表現小魚遊泳的姿勢。
難點: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魚遊動的變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掌握了最基本的魚類遊泳動作。
材料準備:
1,音樂,魚遊泳的視頻,彩色襪子等。
2.活動室布置:背景用立體水生植物、珊瑚、石頭道具裝飾。
活動流程:
壹、感知與欣賞——學會做壹條小魚,體驗音樂之美。
(壹)模仿魚遊泳——師生進入遊戲場景。
問題:尼莫住在哪裏?
妳能像妳媽媽壹樣遊到它家嗎?
老師扮演魚媽媽,鼓勵孩子們用所學的動作展示小魚遊泳。)
(二)海中遊泳——復習鞏固魚類遊泳的基本動作。
1,了解魚遊泳動作和手抖的關系。
關鍵問題:小魚如何讓自己遊起來?
如何讓小魚遊得快?(快速甩尾)
總結:小魚靠尾鰭和鰭幫助它遊泳,掌握方向。快速擺動,快速遊泳。
2.引導孩子隨著音樂的節奏握手。
請幼兒觀察:為什麽有些小魚遊得很漂亮?
(三)魚舞——感受旋律之美
1,欣賞旋律
關鍵問題:音樂聽起來和感覺如何?(孩子回答:好美,聽完就想睡覺...)
2.感受音樂
(1)師生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敲打身體的各個部位。
(2)師生用音樂模仿魚遊泳。
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鞏固已有的基本動作經驗,通過敲擊身體各個部位來感知音樂的特點,為下壹個環節做鋪墊。)
二、嘗試表演——模仿魚遊泳的各種姿勢
(壹)師生互動——壹條小魚在遊動。
1,看視頻引導孩子觀察小魚的顏色和花紋。
關鍵問題:尼莫的朋友長得好看嗎?為什麽?
2.打扮好小魚,隨著音樂向四面八方遊去。
(1)小魚穿衣服
引導孩子用手穿上五顏六色的襪子,談論它們是什麽魚。
(2)模仿小魚遊來遊去
關鍵問題:如何把自己變成壹條魚?
(引導孩子發現他們會合攏手掌,在胸前左右擺動,如魚兒遊動)
(3)隨著音樂遊泳
教師鼓勵孩子嘗試壹條魚向不同方向遊,如:上、下、向前、向後、轉彎等。
關鍵問題:這條小魚遊到哪裏去了?
(在孩子模仿的過程中,老師不斷觀察孩子作為魚媽媽的姿勢,有意識地幫助孩子交流不同方向的魚遊泳動作。)
(2)生命-生命互動——兩條小魚遊啊遊。
1,幼兒用手展示魚遊動的不同方向,豐富動作表演的經驗。
關鍵問題:壹條魚太孤獨,怎麽讓兩條小魚?
教師引導幼兒在壹條魚遊的基礎上,探索兩條魚遊的動作,如兩只小手分別擺動。)
2、激發想象力,魚與魚之間的互動。
(1)關鍵問題:兩條小魚喜歡壹起玩什麽遊戲?
老師作為魚媽媽,引導孩子用生活經驗進行交流,如玩滑梯、捉迷藏、蕩秋千、蹺蹺板、轉圈等。
(2)讓幼兒演示原來的魚遊泳動作,引導同伴猜魚在做什麽。
3、兒童用音樂表演兩條小魚遊泳。
(老師作為魚媽媽有意識地給孩子動作指導)
(C)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許多小魚遊來遊去。
1,看視頻熟悉魚玩的場景。
教師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觀察魚類在水生植物和珊瑚間穿梭的場景。
關鍵問題:尼莫的小夥伴們是怎麽用水生植物和珊瑚做遊戲的?
2.引導孩子與活動背景互動。
老師作為魚媽媽,帶領孩子們走進水草裏,模仿遊戲裏魚下雨的場景。
關鍵問題:魚魚,妳在幹什麽?
(孩子回答;我在親吻水草;我在玩捉迷藏;我正在找壹些吃的東西...)
3.根據音樂提示玩遊戲。
(1)老師講解了遊戲的要求:音樂停止時,魚躲在水草旁邊;
當音樂響起時,小魚繼續自由地遊著。
(2)師生玩了幾次遊戲,老師以魚媽媽的身份提醒孩子註意音樂的變化。
(從壹條小魚遊到兩條小魚遊,再到多條小魚遊,老師以壹個媽媽的角色,用遊戲化的語言和場景壹步步推進,幫助孩子探索不同方向的手部動作,展示魚的遊姿,調動生活經驗,想象魚的嬉戲內容,從而給孩子的表達和表演帶來新的挑戰。)
第三,接受邀請——遊到新的快樂水域
老師扮演魚媽媽,帶著孩子遊到新的水域。
活動反映:
“創造性節奏活動”是讓兒童在音樂的影響下,自由地賦予自己個性,創造性地做出符合音樂的性質、結構和節奏的肢體動作。針對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容易模仿,但註意力容易分散,情緒容易受影響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教師選擇幼兒熟悉和喜歡的小魚作為音樂形象,通過看、說、變、遊,在情境和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表達和感受美,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第壹,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層層推進。
幼兒正處於音樂學習的啟蒙期,生動有趣的遊戲貫穿其中,對提高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活動中,從壹條小魚遊到兩條小魚遊再到多條小魚遊,循序漸進,同時給孩子不斷想象和探索的空間。如何讓自己變成壹條漂亮的小魚,兩條小魚喜歡怎麽玩,很多小魚喜歡玩什麽水草和珊瑚等等。,並打開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們不僅在愉快的遊戲氛圍中創造了各種有節奏的動作,還創造了捉迷藏、滑梯、蹺蹺板、秋千等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俗話說,生活經驗是兒童想象力的基礎,兒童頭腦中有豐富的表象,所以在肢體運動時,可以轉移已有的經驗,進行模仿和創造。
二、巧用“襪子”幫助孩子積極思考,拓展想象力。
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利用“彩色襪子”將孩子帶入身臨其境的活動中,既調動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又拓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小班孩子的興趣不斷被激發。
專家評論:
在情景遊戲的方式中,妳可以感受到魚在音樂中遊動的模仿,快樂而隨意。本文探討了在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在小班前期創作和作曲動作潛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