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壹)普通病例。

1、壹般治療:註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癥治療:發熱等癥狀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二)重癥病例。

1、神經系統受累治療。

(1)控制顱內高壓:限制入量,積極給予甘露醇降顱壓治療,每次0.5-1.0g/kg,每4-8小時壹次,20-30分鐘快速靜脈註射。根據病情調整給藥間隔時間及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噻米。

(2)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參考劑量:甲基潑尼松龍1mg-2mg/kg·d;氫化可的松3mg-5mg/kg·d;地塞米松0.2mg-0.5mg/kg·d,病情穩定後,盡早減量或停用。個別病例進展快、病情兇險可考慮加大劑量,如在2-3天內給予甲基潑尼松龍10mg-20mg/kg·d(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g)或地塞米松0.5mg-1.0mg/kg·d。

(3)酌情應用靜脈註射免疫球蛋白,總量2g/kg,分2-5天給予。

(4)其他對癥治療:降溫、鎮靜、止驚。

(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護。

2、呼吸、循環衰竭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確保兩條靜脈通道通暢,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

(3)呼吸功能障礙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建議呼吸機初調參數:吸入氧濃度80%-100%,PIP 20 -30cmH2O,PEEP 4-8cmH2O,f 20-40次/分,潮氣量6-8ml/kg左右。根據血氣、X線胸片結果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適當給予鎮靜、鎮痛。如有肺水腫、肺出血表現,應增加PEEP,不宜進行頻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壓力的護理操作。

(4)在維持血壓穩定的情況下,限制液體入量(有條件者根據中心靜脈壓、心功能、有創動脈壓監測調整液量)。

(5)頭肩擡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導

、導尿管。

(6)藥物應用:根據血壓、循環的變化可選用米力農、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藥物;酌情應用利尿藥物治療。

(7)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8)監測血糖變化,嚴重高血糖時可應用胰島素。

(9)抑制胃酸分泌:可應用胃粘膜保護劑及抑酸劑等。

(10)繼發感染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3、恢復期治療。

(1)促進各臟器功能恢復。

(2)功能康復治療

(3)中西醫結合治療。

(三)中醫治療。

1、普通病例:肺脾濕熱證

主癥:發熱,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咽紅、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紅或紅,苔膩,脈數,指紋紅紫。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透邪

基本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連翹、金銀花、黃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蘭、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加減:

(1)便秘加大黃;

(2)咽喉腫痛加元參、板藍根;

中成藥:藍芩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濕熱郁蒸證

主癥:高熱,疹色不澤,口腔潰瘍,

>,精神萎頓,舌紅或絳、少津,苔黃膩,脈細數,指紋紫暗。

治法:清氣涼營、解毒化濕

基本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連翹、梔子、黃芩、黃連、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壹劑,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結腸滴註。

中成藥: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熱毒寧註射液、喜炎平註射液、丹參註射液等。

3、重型病例:毒熱動風證

主癥:高熱不退,易驚,嘔吐,肌肉瞤動,或見肢體痿軟,甚則昏蒙,舌暗紅或紅絳,苔黃膩或黃燥,脈弦細數,指紋紫滯。

治法:解毒清熱、熄風定驚

基本方藥:羚羊鉤藤湯加減

羚羊角粉(沖服)、鉤藤、天麻、生石膏、黃連、生梔子、大黃、菊花、生薏米、全蠍、白僵蠶、生牡蠣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壹劑,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結腸滴註。

中成藥: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熱毒寧註射液、痰熱清註射液、喜炎平註射液

4、危重型病例:心陽式微肺氣欲脫證

主癥:壯熱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蒼白晦暗,口唇紫紺,可見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質

紫暗,脈細數或沈遲,或脈微欲絕,指紋紫暗。

治法:回陽救逆

基本方藥:參附湯加味

人參、炮附子、山萸肉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壹劑,濃煎鼻飼或結腸滴註。

中成藥:參麥註射液、參附註射液等

5、恢復期:氣陰不足余邪未盡

主癥:低熱,乏力,或伴肢體痿軟,納差,舌淡紅,苔薄膩,脈細。

治法:益氣養陰,化濕通絡

基本方藥:生脈散加味

人參、五味子、麥冬、玉竹、青蒿、木瓜、威靈仙、當歸、絲瓜絡、炙甘草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壹劑,水煎分3—4次口服。

針灸按摩:手足口病合並弛緩型癱瘓者,進入恢復期應盡早開展針灸、按摩等康復治療。

6、外治法

口咽部皰疹:可選用青黛散、雙料喉風散、冰硼散等,1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