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水果含糖量高,會影響血糖的穩定性,加重病情。其實這是壹個誤區。水果中所含的糖,除了葡萄糖、果糖和普通糖外,還有相當壹部分是以多糖的形式存在的。如果用了口香糖和膳食纖維,人體對果膠和膳食纖維的吸收會很慢,甚至沒有。
因此,多吃壹些桃子、柚子、山楂、草莓、獼猴桃、梨等。,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不會引起血糖大幅波動。此外,水果還有以下優點:1,色鮮香,能促進食欲。2、富含維生素C,能幫助消化,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衰老。3、含糖量低於主食,體積大,容易有飽腹感。4.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目前國際上提倡的糖尿病飲食理念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也就是說對脂肪的限制變得更嚴格了,碳水化合物的限制標準也相應放寬了。
廣義來說,大米、面粉、糖都是碳水化合物。所以,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水果,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人吃什麽水果好,吃多少,什麽時候吃都很有講究。
糖尿病人要科學吃水果。①控制水果攝入量,壹吃就放不下肚子,毫無顧忌。吃了壹定量的水果後,要相應減少食譜中相同熱量的主食,避免總熱量超標。
壹天吃多少水果,可以用“食物交換法”換算。所謂“食物交換法”,就是熱量相等的食物可以在總熱量範圍內互相替換。常見水果與主食的等熱量關系如下:25克米粉主食提供90千卡熱量,提供同樣熱量的水果量為150克柿子、香蕉、鮮荔枝,200克梨、桃、蘋果,200克橙子,200克獼猴桃,200克李子、杏子,200克葡萄,30個草莓。②盡量選擇黃瓜、西紅柿、柚子、山楂、草莓、獼猴桃等。其低糖且富含纖維素、葉黃素和番茄紅素。③吃水果的最佳時間壹般認為是加餐的時間,即上午9-10,下午3-4點,晚上睡覺前。
雖然新鮮水果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但其中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吃多了會升血糖。所以不適合病情嚴重、血糖控制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
李大爺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總是不理想。據說多吃水果少吃對降血糖有好處。今年夏天,他經常壹頓飯吃很多西瓜,但血糖還是降不下來。
原來血糖的主要來源是食物。吃進去的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糖類),被消化後,通過腸道吸收到血液中,變成可以被身體利用的葡萄糖,開始隨血液循環,影響血糖的升降。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涉及含糖量、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等多種因素。經過營養學家多年的研究和測試,提出了“血糖生成指數”的新概念。指的是“某種食物對人體血糖的即時作用”。升糖指數越高,這種食物升高血糖的作用就越強。相反,升糖指數越低,對血糖的影響越小。經過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專家認為,血糖生成指數低於55的食物是健康的飲食,適合糖尿病患者和希望控制血糖的人。如果該值大於70,則不僅不適合糖尿病患者,也不適合想要享受健康飲食的人。西瓜的血糖指數是72,難怪李大爺血糖降不下來。如果選擇蘋果,梨之類的,效果會很不壹樣。
水果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水分,容易有飽腹感。多吃水果可以減少食量。雖然糖尿病人不應該嚴格控制吃水果,但是多多益善;畢竟水果是含糖的。壹般在兩餐之間或餓的時候作為輔食適量食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