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遊覽過這裏後,感觸頗深,寫下了壹篇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今天,“鳥類天堂”已經成為壹個著名的景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千千遊客。鳥的天堂指的是壹棵大約有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壹個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驚人,濃密的樹蔭覆蓋了天馬河島上約20畝的土地,使之成為壹片森林。坐船近距離看,枯萎的藤蔓交錯,宛如原始森林;遠遠望去,變成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成千上萬的各種鳥類棲息在大樹上,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白鶴和灰馬鶴。鶴早上飛出去覓食,晚上回巢;而灰馬鶴則在晚上飛出去覓食,黎明時返回巢穴休息。它們每天早晚進進出出,盤旋起舞,交替進行,非常有規律,場面相當壯觀。
1933年,巴金在新會訪友時路過,寫下了眾所周知的《鳥的天堂》(小鳥的天堂),使鳥的天堂的美譽傳遍了全世界。現在大榕樹已經成為壹個旅遊景點。往南50米處有壹座觀鳥樓,在這裏可以欣賞到“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家風光等。天馬河有遊艇供遊客觀鳥遊玩。
榕樹是壹種常青樹,有許多樹枝和壹個大樹冠。葉橢圓形或卵圓形,花黃色或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榕樹,樹枝上能長出黑色的根直垂地面,當它被埋進土裏,又變成了樹幹。榕樹的葉、根和樹皮可以入藥。
畫眉鳥身體呈褐色,腹部呈灰白色,頭、背、頸部有黑色條紋,眼睛為白色,鳴叫聲十分悅耳。
天堂鳥四面環水,有壹棵樹冠面積達壹公頃的巨大古榕樹,數以千計的白色和灰色蒼鷺棲息其中。白天,白鷺飛出去覓食,晚上回來。傍晚,蒼鷺飛出,清晨歸來。鳥兒無憂無慮,快樂無比,遇到人也不害怕。
著名作家巴金曾在此遊歷後寫下遊記《鳥的天堂》,所以這棵榕樹有個詩意的名字——“鳥的天堂”。相傳此樹種植於明朝景泰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天堂鳥位於新會市以南10公裏的天馬村河邊。
這是中國最大的天然觀鳥天堂。這是壹個迷人的旅遊景點。天堂鳥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生態旅遊景點。位於天馬村,距離市區10公裏。它有著上百年的悠久歷史,占地18畝,遠看像壹片古老的榕樹漂浮綠洲,是南國的壹大奇觀。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野生蒼鷺棲息在這美麗的樹上,它們在清晨黃昏時回來,呱呱地叫著,跳著舞,更加壯觀。這種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並且延續了384年(明朝萬歷年間下午1618的老校始於《闕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典範,實在難得。多年來,它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
壹首“榕樹會造天堂”的詩概括了天堂鳥的特點。380多年前,這裏曾是水中的泥丘。經過長時間的繁衍,壹棵榕樹變成了占地壹公頃的“孤林”,泥丘也變成了綠島。島上的榕樹長期以來壹直有數萬只鳥類棲息,尤其是白鷺和灰鷺。白鷺夜出,灰鷺暮出晨歸,朝夕交替,盤旋飛翔,呱呱鳴叫,蔚為奇觀,形成“壹樹成古榕樹,百鳥離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380多年來,天馬人壹直以“愛樹愛鳥,關愛自己,關愛後代”的祖訓教育著壹代又壹代的子孫,用各種方式保護著這壹生存環境,使這壹自然奇觀完好地保存至今。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遊歷後寫下散文《鳥的天堂》,故名《天堂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