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餅是壹種非常特殊的商品。很少有人買月餅是為了吃,而是為了送禮。所以月餅外包裝的價值遠遠超過月餅本身,尤其是外包裝上的茅臺logo,還是壹款新品。所以茅臺公司出於市場監管處理問題的考慮,把自己的價格定低了,市場幫它恢復了本來的價值。價值的支持者大多是中小企業,大規模的客戶送不起太貴的東西。如果妳再喜歡茅臺logo,可能會選擇這款月餅,但是小公司內部管理欠缺,進貨價格審批乏力。進價是原價還是黃牛價,在預算內可以區分。至於黃牛是否會虧損,不建議過分低估市場力量,更不用說高估了中國的監管水平。如果營銷做得好,黃牛大賺是正常的,還是看他們。
二、告別“天價”後,茅臺月餅因被黃牛炒作而引發關註。據悉,今年茅臺月餅價格大幅下調,但以500元以內的預算購買幾乎是壹廂情願。據了解,2022年中秋節將至,茅臺酒店將推出玉壺嶽影和劉鑫兩款月餅禮盒,售價分別為188元/盒和318元/盒,約占65438+萬盒。目前,這兩款月餅禮盒都已售出。但是,市場上存在倒賣行為。據中新經緯報道,通過詢問兩名“黃牛”得知,茅臺月餅量少且緊俏。“其中壹個說禮盒報價580元,但是暫時沒貨。對方報價658元。針對市場上部分商家提高茅臺酒店月餅禮盒價格的行為,茅臺國際酒店發表聲明稱,堅決抵制,並要求消費者理性消費。
第三,這個月餅和茅臺沒有壹點關系。對於茅臺月餅的評價,我覺得有博主做了。咬了壹口幾十塊錢,就沒了。查了相關報道,發現月餅裏沒有茅臺。188元禮盒限量8萬份,318元禮盒限量3萬份。都賣完了,今年不會增產。轉賣後價格翻了壹倍,580的禮盒暫時缺貨。我馬上想到是不是壹些過時的網絡名人商家,比如“星巴克的貓爪杯”,在玩欲擒故縱,餓著肚子營銷,這需要討論。
不過原價明碼標價,不是月餅刺客。高價是另壹個平臺賣家實現的。監管方面,需要找到原業務的工作人員。他們怎麽能決定貨物流到買家手裏後會去哪裏?確實應該加強相應炒作平臺上的黃牛行為,破解網絡監管盲區。作為壹種商業行為,妳不需要拿材料本身的價值來衡量它“應該”值多少錢。壹個產品的目標客戶群的定位,加上合適的營銷方式,造成了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斷貨和二手高價。這種非必需品的生意,從來都是壹個願打願挨。
第四,茅臺雪糕怎麽炒,不能長期存放的東西,真的有炒作的基礎,不是產品花了點錢宣傳出來的,大家真的認可茅臺這個品牌。對新產品的好奇心。把花錢營銷產品這種特殊情況分析成正常情況是不是有點過?目前深圳茅臺冰淇淋壹球和哈根達斯壹個價,基本不用排隊。這說明國人有了更多的期待,更願意支持自主品牌。
國潮不僅是新潮流,更是實實在在的消費潮流。這真的不值得關註嗎?茅臺確實有其品牌價值,其推出消費品只是其品牌變現的壹個渠道。產品推出被炒熱,恰恰說明茅臺有其品牌溢價。茅臺企業開始做各種餐飲消費品,這本身就是他對主業的堅持,沒必要大驚小怪。這要怪黃牛。只要渠道商沒有牌照,權利尋租的可能性就比較小。甚至,我覺得,茅臺可以更大膽壹些。他不應該推出價格太低的產品。他應該想辦法走至尊路,讓中國所謂的潮流明星和有錢人都願意搶有茅臺標誌的磚頭、發夾、鍋球。既然以後有錢人都不願意開富了,那麽以茅臺為工具,讓全國的有錢人都願意出高溢價來填補貴州地方債務和地方福利的窟窿,不失為壹個好辦法。
這是好事。為什麽要表現得像沒有親人壹樣?總比炒房強。現在錢無處可去。因為沒有炒房,總要炒點別的,去吃月餅。我對此沒有意見。月餅的口味提升空間不大。普通人想吃月餅,就從蛋糕店買壹些月餅。它不太貴,而且他們厭倦了吃得太多。至於禮品,很多酒店推出的月餅禮盒包裝也很精美。只要是正常吃飯送禮,普通品牌月餅就夠了。打鐵還需自身硬。針對外界的爭議,我認為茅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身,提升品質,做好企業社會責任,對外明確品牌定位。
至於茅臺月餅,妳裏面有沒有黃金,有沒有酒,跟大部分普通人沒有關系。誰想油炸它們,誰就會這麽做。國內缺少茅臺這種能經常炒的品牌。如果茅臺成為奢侈品牌,還不錯,而且是有錢人玩的,也是國內企業。更好的控制茅臺,很可能會引發國產版的郁金香泡沫,好好整治那些有錢人,沒地方花錢,不管是冰淇淋還是月餅。建議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