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農村
65438年2月至次年2月,拔除殘株,掃除枝葉,切斷病源,集中焚燒消滅病源。
(2)土壤栽培
3月中下旬至4月初,日平均氣溫達到10℃時,土壤應結合中耕追肥進行分期培育,如采摘白蘆筍培育成30厘米高的壟,采摘綠蘆筍培育成10厘米高的高壟。
(3)施肥
在培土前,應在3-4月份施催芽肥,施復合肥25公斤,過磷酸鈣10 ~ 15公斤,氯化鉀15公斤,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在四月到七月,竹筍被收獲。根據生長情況,竹筍每3-4周追肥壹次,每點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鉀5-10公斤,過磷酸鈣5-10公斤。7月中下旬采筍後,平整高壟,去除嫩莖殘茬和部分母莖,清除雜草,根盤晾曬幾天,壟兩側追肥,67㎡施餅肥50公斤,腐熟堆肥2000公斤,恢復植物生長。當秋季的新莖長到30厘米時,春夏留下的母莖全部割下燒掉。結合清遠2月65438,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500斤,過磷酸鈣20斤,草木灰200斤,人糞1500斤。
(4)中耕除草、灌溉和排水
雨後及時翻耕,保持土壤疏松。高溫季節要註意排水和中耕除草,土壤不能缺氧,以免影響根系活力。在收獲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使嫩莖長得又快又壯。
(5)打頂和疏枝
當秋季新莖長到1 ~ 1.2米時,進行打頂,使莖粗壯,防止倒伏。以及疏除過多的弱枝和病枝。
(6)選擇並保留母莖
因為第壹次溫度低,生長慢,莖桿嫩,壹般都要摘掉。第二批嫩莖生長後氣溫高時,南方壹般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華南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結合園林保潔工作選擇壹定數量的母莖。剩余母莖直徑應為1 ~ 1.2厘米,無病蟲害,挺拔,不彎曲。雌莖的數量隨著植物的年齡而變化。植株年齡越大,地下莖分枝越多,有自然分枝現象。所以,有雌莖的莖數要多,而且要均勻分布在各個方向。65438+2年生植物留2-3棵,3-4年生植物留3-4棵,4-5年生植物留4-5棵。剩下的母莖要間隔均勻,中間有壹定的間隔,壹般為7 ~ 10 cm。年齡越大,間隔越大,以保證通風透光,便於采收。因為母莖的壽命壹般是100 ~ 120天,所以4個月左右就要及時更換母莖。江浙地區壹般在7-8月初更換。
(7)母莖的田間管理
4月初母莖出土後,及時噴灑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或使用40%增效多菌靈500倍;或用“120”200倍液噴灑莖葉,或澆根或塗莖,防治莖枯病、褐斑病、菌核病等病害。母莖假葉展開後,及時堆留,防止母莖倒伏。壹般早春每隔2米豎立壹根1.5米高的柱子,在1米高處拉粗鉛絲。後來,當母莖長到1.2米的高度時,就綁在了鉛絲上。及時給母莖打頂,使植株矮化,促進新枝出現,去掉莖上過多的側枝。如果莖桿損壞,應及時保存,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