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妳的問題,妳的土豆已經發芽很久了。照我說的試壹試!可能不會成功。現在是種土豆的好時機。註意不要掉芽,不然就很難再長出來了,不然土豆就掛了。對了,如果妳家在東北,那就夏天種,原因妳懂的。
好吧,祝妳成功。
問題2:誰知道怎麽種土豆?我可以把剛發芽的土豆埋在土裏嗎?用刀把發芽的地方往下挖,記得多帶土豆肉和獨立芽。
問題3:土豆已經發芽了。怎麽種?將土豆切成片,盡量保證每片上都有芽。然後把土豆放在土裏,芽朝上,蓋上土。
問題四:三月發芽的土豆怎麽種?馬鈴薯在三月發芽並種植。
1,把土豆切成片,盡量保證每片上有壹個芽。
2.然後把土豆放在土裏,芽朝上,蓋上土。
3.適宜植物莖葉生長開花的溫度為16 ~ 22℃。夜間塊莖形成最適宜溫度為10 ~ 13℃(土壤溫度為16 ~ 18℃),高於20℃時形成緩慢。當溫度降到-2℃時,就會被凍壞。
4、適時早施肥早播種,使馬鈴薯全生育期處於相對寒冷低溫季節,使馬鈴薯塊的形成和膨大避開高溫期。
註意土壤的厚度。壹般土壤厚度不小於12 cm。播種時若覆土厚度不足,應隨出苗後幼苗的生長進行1~2次培土。覆土過薄,地溫變化劇烈,匍匐莖容易逸出地面。
馬鈴薯的生長始於塊莖上芽的萌發。只有當塊莖解除休眠時,芽和幼苗才能明顯生長。發芽期是從發芽到出苗,進行主莖第壹節的生長。萌芽期的生長中心是芽的伸長、生根和匍匐莖的形成。營養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按莖、葉、根的順序供給。生長的速度和質量取決於馬鈴薯種子和發芽所需的環境條件。因品種休眠特性、栽培季節和技術措施不同,生長時間從1月到數月不等。
問題五:發芽的土豆可以種嗎?種土豆就是發芽。剪下發芽的部分,埋在土裏。壹個土豆可以長很多。
問題6:如何用簡單的方法種植發芽土豆?把土豆放在土裏,然後在上面鋪壹層薄薄的土。然後每天用噴壺在土上噴壹點水霧,稍微濕壹點就好,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曬壹曬,很快就會發芽。
問題7:土豆正常發芽需要多久才能發芽開花?馬鈴薯正常種植後需要25-30天才能發芽,出苗後30天左右開花(早熟品種早,晚熟品種晚)。通常土豆在地面和地下開花時會開始結果,開花後20多天就可以收獲。
問題8:準備種土豆,如何讓土豆發芽,加速發芽。
(1)催芽時間:播種前20-25天,然後切塊催芽。
(2)催芽法:室外催芽法和室內催芽法。催芽溫度15-20度,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25度。
(1)室外發芽,用向陽地塊加速發芽,向陽地塊底部離地40cm。每300斤種薯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陽床,割前3天調整陽床,提前升溫。薯片的堆疊厚度不能超過20厘米。從向陽地塊的北面倒薯片,不宜將薯片放在離向陽地塊南面40厘米的地方。用草簾或沙子覆蓋薯片的上部,噴適量溫水,保持草簾或沙子濕潤(註意草簾要噴在地塊外,防止漏水和爛籽)。草簾的上部覆蓋著薄膜。在催芽過程中,視草簾或沙地的濕度,可噴適量溫水1-2次,保持適當的濕度。15天後,將分揀出的芽長大於1 cm的薯塊單獨存放在陽床中進行芽培,不再覆蓋草簾。不達標者可繼續催芽,20天後打開草簾,在光照下練習催芽。
②室內催芽:如果室內溫度適宜,可在室內散射光下催芽;如果室內溫度較低,可以在塑料大棚內加速,種薯排入棚內,覆蓋2-3cm濕沙。在催芽過程中,及時檢查。發芽65,438+0-2cm後,在播種前3-5天將馬鈴薯片輕輕取出,置於散射光下低溫發芽。
(3)馬鈴薯片應裝在籃子或紙箱中運輸,不得使用編織袋、麻袋等袋子,以免損壞馬鈴薯芽。
問題9:土豆發芽需要多久?妳說的是出現時間嗎?從種植到出苗壹般需要壹個月左右。
問題10:什麽時候怎麽種土豆苗怎麽種土豆?
馬鈴薯應在10-65438+2月和次年1-3月收獲。應選擇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種植,每畝施用有機肥1500-2000公斤,草炭灰150公斤。肥料撒到地裏後,要充分混合,用旋耕機耙平。出苗時,應及時破膜引苗。幼苗長到15-20cm時進行追肥,每畝沼肥15-20cm,加鉀肥7.5kg,然後用溝底培土,促進前期植株快速生長。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避免過濕或過幹。重視晚疫病的防治。
土豆也要科學種植。
在很多農民眼裏,土豆(馬鈴薯)是很“濺皮”的作物。如果妳把它們剁碎(只要上面有芽),種在土裏,它們都會長成多葉的植物,結出碩果累累的土豆。
馬鈴薯有晚疫病和早疫病。病原菌主要生活在患病馬鈴薯的薯塊和留在土壤中過冬、避暑的殘根和馬鈴薯中。馬鈴薯播種後,病菌侵染芽和莖,形成中央病株,病斑。溫度低、濕度大(18℃ ~ 22℃,濕度90%以上)時,病菌從植物的氣孔或表皮侵入。病菌落地時,從馬鈴薯塊的傷口、芽眼和皮孔侵入,造成葉片邊緣被淹沒的暗褐色斑點和莖上微凹的褐色條紋。如果不及時除去病葉,除去病株,就會從壹株蔓延到另壹株,導致馬鈴薯幼苗枯萎死亡,地下的馬鈴薯會壹個個產生褐色或淡紫色的粉斑,進而成為表皮下粉紅色幹腐或內部濕腐的無商業價值的廢物(早疫病的馬鈴薯表皮上有暗褐色圓形或近圓形的凹斑,表皮下有褐色海綿幹腐)。馬鈴薯晚疫病爆發的主要原因是馬鈴薯被視為“潑濺”作物,長期連續栽培,沒有進行種子消毒和土壤消毒,發病後沒有及時防治。
“咕咚”土豆也有自己的“個性”,就是不能在長時間種植土豆、芋頭、茄子類蔬菜的地面上連續種植,要求為病害防治提供有利條件。
1、選擇抗病品種,選擇無病地裏健康的馬鈴薯作為種子。
比如內蒙古的烏蒙、黑龍江的科信、北京的虎頭、躍進等系列抗病品種。
二、種子消毒
壹、變溫浸種:先將馬鈴薯種子在40℃ ~ 50℃的溫水中浸泡1分鐘,再在60℃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種薯與溫水的比例為1:4)。二、藥物浸種:用72.2%普利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種薯15分鐘,然後晾幹播種。
第三,輪作
疫病是馬鈴薯、芋頭、茄子作物的同種種傳、土傳病害,禁止連作。為減少病源,緩解病情,需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等無流行病害的作物輪作3 ~ 4年。
第四,土壤消毒
在已種植土豆、芋頭、茄子作物的菜地種植土豆時,必須進行嚴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將前茬作物的莖葉清理幹凈,翻土20 cm以上,再將耕作層殘留的根和果實(塊莖)清理幹凈,減少病菌。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公斤拌生石灰20公斤~ 30公斤,草木灰40公斤~ 60公斤撒入田間。耙平成耕作壟後,在壟頂開耕作洞或溝。種植馬鈴薯時,在馬鈴薯周圍撒3公斤40%五氯硝基苯,混90公斤~ 150公斤幹細土的保護藥土。
五、合理施肥,科學管理
無論基肥還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氮磷鉀要合理搭配,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保證土豆“吃得好”“吃得健康”。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中耕、除草、起壟,保護薯根,不要露薯塊或傷薯塊。
六、化學控制
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疫病發病迅速,危害大,需要經常調查。發現病葉、病株應立即采摘銷毀,並迅速噴藥防治。除福美雙、代森鋅、波爾多液和甲基硫菌靈外,還有下列常用農藥:
1.72.2%咪鮮胺800倍液防治晚疫病;64%抗病毒明礬500倍溶液;47%嘉瑞農600-800倍液;72%克露600倍溶液。
2.防治早疫病50%撲爾敏1000倍液;77% kocide 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溶液;64%殺毒礬500倍溶液。每個>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