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菜又稱吉菜,屬於東北菜的子類,是壹個受魯菜及其他菜系影響、結合本地人民風俗習慣而成的菜系。吉菜選料十分廣泛精細,十分註重地方特產原料的使用,在眾多的吉菜菜譜中,有很多運用當地的山珍野味制作的菜肴,而且在制作野味菜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吉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1、生拌魚
生拌魚是吉林省滿族的傳統風味菜肴,其歷史悠久。據《吉林史誌》記載:生食魚肉起源於三四千年以前,肅慎人用漁網和魚叉將魚捕來,剖去魚皮,分成小塊,沾鹽而食。這種生食魚的方法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現今的?生拌魚?。生拌魚選用松花湖特產鮮鯉魚為主要原料,經過食用醋精淹漬而成,搭配各種新鮮的時令蔬菜和香味醇厚的調味汁,食用起來鮮嫩爽口,清淡不膩。好多外地食客壹看是生的鯉魚,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了。
2、煎粉
煎粉可以說是真正的吉林市特色小吃。煎粉始於吉林,早期傳入長春,因此起初全東北也只有吉林、長春二地有此小吃。後遼寧省部分城市街邊也有此小吃,不過稱作為炒燜子,炒燜子始於大連,也稱作大連炒燜子,炒燜子跟炒粉大同小異。但吉林的煎粉更為正宗。煎粉在長春的叫法與吉林不同,在長春更多的人稱呼為炒粉,這道美食對於外地食客第壹吃還是有些不習慣,沒準多吃幾次就會習慣了。
3、醬燜林蛙
林蛙是吉林特產,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醬燜林蛙是壹道吉林特色美食,主料是林蛙、東北幹醬、豬肉,配料是香菜,調料為醋、香油等,主要通過燜煮的方法制作而成肴。好多外地食客都沒吃過林蛙,這道美食只能感嘆無福消受了。
4、燒燈碗
在吉菜中,最常見的地方特色菜,就是白肉血腸了,從高檔星級酒店到街邊的小吃部,以至尋常百姓家,都可以制作這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尤其是在冬天,這道菜更是普遍,東北人再熟悉不過了。而純正以血腸為原料制作的另壹道菜肴?燒燈碗,則需要較強的烹調技藝,只有那些具有壹定規模和此方面技能的廚師的飯店才能制作了。其特點是腸衣香脆適口,血體松軟鮮嫩,口感鹹香實是壹道風味獨特的美味佳肴。
5、燒鹿尾
燒鹿尾是壹道以鹿尾為主要食材制作的吉菜,在中國古代,對鹿尾的烹制十分講究,"韭花酷辣同蔥薤,芥屑差辛類桂姜",這是古書記載的吃鹿尾的佐料。很長時間以來,鹿尾都是稀而貴的烹調原料,也是高級宴席上的名貴佳肴,燒鹿尾這道菜皮爛肉香,汁紅色亮,味道醇厚,被贊為"味中奇",多數外地食客都沒吃過鹿肉,更別提鹿尾了。
6、拌狗肉絲
拌狗肉絲是吉林松原特色美食之壹,俗話說狗肉滾壹滾,神仙站不穩,狗肉的香味是其它肉制品代替不了的,松原這裏的拌狗肉絲選用2年左右的狗肉,燉煮好後撕成肉絲,然後蘸著各種作料食用,對於好多外地食客而言,幾乎是不吃狗肉的,面對這道美食,也只能避而遠之,無福消受了。
7、伊通燒鴿子
伊通燒鴿子乃滿族特色美食,是吉林省四平市的壹個特色美食,已有400余年歷史,現在已傳遍全國各地,滿族是個充滿傳奇的民族,這也包括飲食方面。由於氣候的原因,外加滿族先人的生活習性,形成了燒鴿子工藝的獨特奇妙之處,用黃泥把鴿子糊住,在炭火中慢慢烤,直至把黃泥燒得發紅,從黃泥的裂縫中飄出濃濃的鴿肉香味,肉色紅亮,外焦裏嫩,香飄十裏,喜歡吃鴿子肉的可以嘗試壹下。
8、剖生魚
剖生魚是壹道菜品,主要材料是鮮活魚(黑魚,鯉魚、狗魚),配料是豆芽菜、菠菜、炸魚皮丁,調料為芝麻醬、炸辣椒、芥麻油等,通過炸拌的做法而成,郭爾羅斯賓館以及金都、蓮花等壹些較大的賓館、酒家都有風味各異的剖生魚。剖生魚壹律用鮮活鯉魚,灑脫、利落的廚師會在片下脊肉,魚還沒有死去的時候,快速剖好生魚,食用起來,魚鮮酒醇,真是壹種別有樂趣的享受。
9、清蒸白魚
清蒸白魚屬於東北菜系中的吉菜,食用後可調理身體各項機能。選用的壹定是活魚,本位鹹鮮,色彩艷麗,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白魚是吉林的魚中上品,俗話說"三月桃花開江水,白魚出水肥且鮮,康熙二十壹年(1682),康熙皇帝赴吉林考察時,巴海設宴迎駕,家廚用松花江白魚烹制了"清蒸白魚"。康熙皇帝品嘗後大加贊賞,於是揚名全城。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東巡吉林時亦品嘗了"清蒸白魚",稱它為關東佳味。如今仍然是吉林的特色名菜,不過第壹次這道美食還是有些不習慣,淡而無味,就像吃西湖醋魚壹樣的感覺,名氣很大,味道壹般。
10、烤鵪鶉吉林長白山的野味頗多,像是斑鳩、鵪鶉、鐵雀等等都可以做成美味上酒席,經過燒烤的斑鳩外觀紅潤,肉質細嫩,香噴可口,燒烤的前提先把鵪鶉用各種香料腌制幾個小時,這樣味道才會更加美味。好多人接受不了野味,擔心吃出問題,所以,膽子大的食客可以品嘗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