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農村回來,重陽節回老家看弟弟妹妹。用農村當地的豬肉殺壹只老母雞,很好吃。太香了。湯圓是糯米粉做的,煮出來的雞湯味道讓我記憶了幾十年。這是我們湖北大別山區客人的主食,當然還有更美味的飯菜。我姐在農村種了壹些花生,大概350斤帶殼花生,全部榨花生油,壹共100斤花生油。現在花生在農村不值錢了。壹斤花生3元左右,3.5斤花生榨出壹斤油。成本10多元,2元中加工費約14元。在農村,壹斤花生油賣14元左右,是正宗的本地壓榨花生油。我姐夫走之前給了我壹大桶花生油,我哥讓我去他那拿壹桶。這太難以承受了。
不同品種、不同產地、不同存放時間都會影響花生出油率。最常見的是紅皮花生和白皮花生;紅皮花生比白皮花生出油少,通常每斤紅花3.8~4.2兩;白皮花生約4~4.8兩。我們做測試的時候,山東白花生出油最多,4.6和4.8,東北白花生4和4.2,南方花生通常3.8~4。如果要做什麽統計,可以按4兩計算,以上數據可以參考。
發表之前看了很多評論。根據我多年的觀察以及我家花生那些年拉到油坊的情況來看,往年大多是用圓槽榨油的。現在我們老家喜歡用機器直接壓榨,因為這樣可以快速榨油。前幾年很多榨油廠給客戶灌假花生油,現在很多農民不信任那些榨油廠的油。直接壓榨法是將花生仁放入大圓密封鐵桶中油炸,釋放到壹定程度,冷卻到壹定溫度後,再放入機器中壓榨。榨出來的油要過濾,出油率壹般在42.46%之間。但存放數月後,油下會沈澱壹層油糠,不耐收藏,容易變質。
如果用圓形凹槽擠出香甜的油,而且收藏時間長了不容易入味,沈澱的油糠也少。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將花生仁碾碎,然後放入大木桶中蒸熟,再經過各種工序晾幹水分降低溫度,第二天再放入榨油機中壓榨。第壹次榨完後,妳要把它們拿出來,把麩皮翻過來。原麩粉碎後要在大鐵鍋裏炸壹下再進行第二次壓榨。出油率壹般在44.48%之間。這種方法比較費時,但是出油率比較高,油的質量也有保證!最後,我要教大家驗證花生油的真偽,就是如果真的花生油在8度以下的溫度下變成了晶白色的液體,反之,如果在這個溫度下壹直呈金黃色,那壹定是假的花生油!就在妳的冰箱裏試試吧!
我們山區生產的花生很好。平均壹斤花生能出油4.5兩。出油率45%,出油率比較高,花生油品質也比較好。
壹斤花生能出多少油,取決於花生的品種。很多花生品種含油量不同,有的品種含油量高,有的品種含油量低。
另壹個原因是同壹品種花生的飽滿度也會影響出油率。
如果要以油為主,就種含油量高的小花生,也叫油果。如果以賣花生為主,就種產量高、含油量大、含油量相對小的品種。
在農村,尤其是山區或丘陵地區,花生種植較多。家家戶戶都會種壹些或榨油或炒花生吃。如果滾油,以壹公斤帶皮花生為參照,決定花生的產量和品質。以每斤花生422元的出油率為參考,確定花生的飽滿度、出油率和加工質量。
當然,這些農村滾油常識只是壹個統稱,也是在過去的生產方式和滾油方式的基礎上形成的。現在花生新品種很多,其中含油量高的品種很多,滾手碎更現代。
目前每個花生品種都有壹定百分比的脂肪酸含量。雖然這個數據是實驗種植得到的,但是如果種植管理科學,還是有可能獲得好的收成,得到相當比例的花生油。
不知道這個回答行不行。更多信息請點擊關註,壹起討論學習。謝謝妳
影響花生油產量的因素有三個。
首先確定花生的品種,不同的花生品種出油率差異很大。
壹般花生出油率在20%-40%不等,較高的出油率為45%,可能更高。
產油量與兩個因素有關:
1,花生油榨油設備,如果是小作坊,出油率不是很高,因為設備的原因,出油完成率不是很高,出油也不是很完善。
2.跟後期對花生的管理有關系。花生的出油率取決於花生果實膨大期的管理。如果這個時期花生的管理跟不上,就會出現後期落葉,花生坐果率高,雙仁果少。早期脫葉會導致花生後期幹物質積累時間縮短,導致花生出油率降低,品質下降。
綜上所述,花生出油率是多少:
1斤花生能產多少油?我可以告訴妳,1斤花生會出油4兩左右(約2 oog)。花生出油率壹般在40%左右。雖然壹些優質花生的含油率高達近47%,但無論是手工壓榨還是現在的機械壓榨(榨油機)都無法將油榨幹凈,有的油層還在花生餅裏。40多年前,我的生產隊有壹個榨油廠,加工大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因為花生量少,我們壹般用小型榨油機,榨油的方法和榨大豆、棉籽壹樣。當時靠人力,生產隊選了個壯漢掄大錘,開始用小錘,重18斤左右,中間用了個中號錘,重30斤左右,最後用了個錘子,重52斤左右。壹般人都不敢對著油尖揮壹錘,那麽力量至少會下降15o 00kg。堪比現在的水壓機。經過對比,筆者發現無論是人工壓榨還是機械壓榨,出油率都差不多。
壹般來說,花生油的出油率因花生品種不同而沒有壹個固定值,含水量也不需要處理。
壹般來說,由於花生出油率在40%-50%之間,壹斤花生只能得到4-5兩花生油。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只有3兩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