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什麽是“馬甲”,查了壹下,列在這裏。壹起看看吧(這兩天有空的話,多做點網上的事!哈哈!)
俗話說“壹個人的名字就是壹棵樹的影子”。名字雖然只是壹個符號,但也寄托了人們的期望和夢想。網名也是如此。擁有網名不僅是壹個網絡人的標誌,也是別人了解妳的直接窗口。無論是表達觀點、承載情感還是展示才華,妳都能從這些五花八門的網名中感受到智慧的火花和文化涵養的溢出。
“馬甲”之說是否源於趙本山,無從考證。反正每當有人穿了馬甲,在網上做了什麽丟人的事,總會被嗤之以鼻:demo!以為換了馬甲我就不知道妳是誰了?
每個人都有壹件“馬甲”,父母從出生就準備了兩件。壹個是名字,壹個是出生名,挺好的,不多不少。相比之下,我在中學讀書時“認識”的那些古代詩人畫家,馬甲更多,有名字,有文字,有數字。當時覺得做學問真麻煩,用自己的名字都要考慮好久用哪個。現在我明白了,古代的科舉制度讓大量有才能的人無法施展才華,只好通過給他們多取名字來發泄在自己身上。
在網上給自己做個馬甲是我很頭疼的事情。我天生對名字沒有想象力。雖然很多人說我名字好,但這不關我的事,是別人給的。我說的其他人是指父母。在互聯網出現之前,隨便給自己起個名字的人大概不在少數。但是有了互聯網,就不壹樣了。現在網上少則三五個馬甲,多則七八個正常,多則十幾個,但有常見的,也有不常見的。網絡上沒有春夏秋冬之分。高興的時候兩分鐘就能換,完全不用擔心感冒。
我不需要壹壹列舉。網上馬甲的精彩我想大家都有印象吧。父母長輩給起的出生名、名字,難免摻雜個人喜好,讓我們這些穿襪子很講究的年輕人叫苦不叠,但畢竟寫在戶口本上,不能隨便塗改。上網之後,終於有機會給自己起個名字。誰不給BLACKPINK做“面料”背心?於是乎,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可以作為名字的漢字都派上了用場。名人、俠客的名字都是隨意調整過的,稍微篡改壹下,確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入論壇和聊天室,確實能吸引人的眼球,滿足人的自戀。還有人把皇帝老兒的名字溜出來,埋了幾千年,像黃袍子壹樣披在身上,自我感覺良好。不過據我觀察,這種“馬甲”在網上也只是被噓過。往臉上撲粉無可厚非,但是網絡大,什麽鳥都有。豬、狗、馬、驢也引起了壹些對網名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人的註意,紛紛把它們送上戰場。反正只是壹件虛擬的外衣,妳也不能說妳名下的就是真實的妳。
壹件好馬甲可能會讓壹個人在網絡上表現不好。穿這種馬甲的人在網上紅,會有很多關註者,所以穿這種馬甲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會像明星壹樣到處看都是大牌。馬甲以假冒偽劣產品聞名。有壹次在網上看到壹個人在論壇上怒不可遏,因為有人用他的壹件馬甲叫“半嘆”,威脅要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名譽。這麽認真有點不值。畢竟馬甲就是馬甲。為什麽不“嘆半輩子”,不許別人“嘆半聲”?有人不太理解壹個人獨占多個馬甲的網友。壹兩件好馬甲就夠了。為什麽註冊這麽多?不能當飯吃。其實不是,馬甲的用處太多了,說不清。比如妳在論壇上發壹個帖子,可能寫得很好,但是罐子裏的專家那麽多,妳的帖子基本上被忽略了。這時候妳註冊多的那些馬甲就派上用場了。妳可以壹天多件馬甲“瘋狂”點擊妳的帖子,創造壹個“繁榮”的人氣。據我所知,個別網絡作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成名的。被抓了也沒關系。為什麽?我自娛自樂,不是嗎?
我也在網上穿過質地不壹,做工參差不齊的背心。後來因為壹些麻煩,比如在網上發的帖子內容和報紙上發的文章內容壹樣,經常會出現作者名字不壹樣的情況,多次被網友指責抄襲,搞得我壹頭霧水。後來幹脆用真名當網名。用了近兩年,效果還不錯。但是,除了網上遇到的三大問題(性別、年齡、所在地),還要回答壹個問題:妳的名字是真名嗎?既然穿了真馬甲,就得有個性,說話做事都得有分寸。比如不能隨便罵人,不能肆無忌憚的泡MM,不然被別人抓到就沒面子了。在論壇上,我被別人打敗了,我咽不下那口氣。我對自己說:翠花,換上妳的背心!想象壹下,翠花會呈現壹件嶄新的背心,重新打扮,再次向前沖。這年頭誰怕誰?為什麽不換個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