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中藥熏蒸養生療法?中藥熏蒸的功效?

什麽是中藥熏蒸養生療法?中藥熏蒸的功效?

中藥外治療法的分支。中藥熏蒸療法又稱為中藥蒸煮療法、中藥汽浴療等。、藥透療法,熱霧療法等。在壹些少數民族地區,被稱為“烘雅”。中藥熏蒸是以熱藥蒸汽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於臨床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後世不乏其術。到清代,中藥熏蒸趨於成熟。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藥熏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亦有相應發展,逐漸泛用於休閑保健、康復療養和臨床治療疾病的諸多方面。 用中藥煎煮外治疾病的文字記載有: · 《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 · 《黃帝內經》亦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 · 《五十二病方》隨馬王堆漢墓出土,明確提出用中藥煎煮的熱藥蒸汽熏蒸治療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駱阮熏治痔瘡;用韭和酒煮沸熏治傷科病癥等。 · 東漢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亦記述了用苦參揚熏洗治療狐惑病蝕於婦人下部的藥方與手法。 · 晉朝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記述了用煮黃柏、黃岑熏洗治療創傷與瘍癰癥; · 唐宋時期,熏蒸獲得較快發展。在熏蒸陰部,熏蒸足部的基礎上,又提出熏眼,熏發等方法。醫藥大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則記述了用大劑黃芪防風湯熏蒸治療柳太後中風不語使其蘇醒的方藥與手法;中藥熏蒸療法用於皇宮深院救治皇太後的中風重癥,足可窺中藥熏蒸療法在當時的作用和影響之壹斑。 ·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壹步發展並日趨成熟完善。 清代的《急救廣生論》和《理論駢文》是中藥外治分支科學體系的成熟與完善;尤其是《理論駢文》宏論之精辟、之辨證、之顛撲不破更是將中藥外治從實踐到理論推向壹個全新的高度;其中融會貫通了外治宗師吳師機“余學外治十余年、逮親驗數萬人,其治愈不勝計”的艱辛實踐。 ·宮廷熏蒸由來已久。在唐代宮廷皇妃就用溫泉、鮮花浴身。元代《禦藥院方》記載了皇帝、皇後的熏蒸藥方及治療關節痛、痔瘡、陽痿、陰囊腫痛等多種熏蒸藥方。尤其在清代,熏蒸在清宮方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緒醫方選儀》中就曾收載慈禧光緒常用熏蒸65首。其中熏身方20首,熏頭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可見熏蒸療法在宮廷中的運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視。 中藥熏蒸廣泛應用於: 1、 風濕類疾病: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2、 骨傷類疾病:腰椎間盤脫出癥、肩周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3、 皮膚類疾病:魚鱗病,銀屑病、硬皮病、皮膚瘙癢癥、脂溢性皮炎等。 4、 內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癥和高蛋白血癥、糖尿病、失眠、神經官能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慢性腸炎。 5、 婦科:痛經、閉經等。 熏蒸療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經絡 可放松筋骨,打通人體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對各種風痛有效。 凈血排毒 可改善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廢物及肝腎毒素,對各種水腫有特效。 清毒殺菌 可深入皮下組織,殺菌消毒,清除汙垢,幫助去死皮,使肌膚美白。 清除疲勞 可使全身放松,緩解壓力,心情愉快,恢復活力。 活化細胞 可使全身細胞活躍,有效改善體質,增強免疫能力。 強化機能 可刺激人體微循環系統,改善人體各種機能。 減肥瘦身 可幫助排汗,消除多余熱量,燃燒多余脂肪,使身體苗條,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調節內分泌,預防婦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鐘,相當於40分鐘的劇烈運動,浴後可進入深度睡眠,醒後倍感輕松、精神。 預防凍瘡 可改善四肢微循環,緩解手腳冰涼癥狀,預防治療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