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綠豆,又叫青小豆,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品。綠豆的蛋白質含量幾乎是粳米的3倍,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也比粳米多。因此,它不僅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而且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被稱為“天下之食”。炎炎夏日,綠豆湯是老百姓最愛的消暑飲品。功效:綠豆味甘涼,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夏天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大量出汗,體內電解質平衡被破壞。用綠豆湯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清熱解暑,益氣止渴,利尿,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重要意義。綠豆也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機磷農藥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藥,可先灌壹碗綠豆湯急救,再送醫院搶救。經常在有毒環境中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常吃綠豆排毒保健。經常食用綠豆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適合人群:老少皆宜,四季皆宜。
用法:每次40克。
溫馨提示:綠豆不宜煮過頭,以免破壞有機酸和維生素,降低清熱解毒的功效。綠豆性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吃藥的時候不要吃綠豆類的食物,尤其是溫補,以免降低藥效。未煮熟的綠豆有壹股強烈的氣味,吃後容易惡心嘔吐。
夏季養生佳品:綠豆綠豆又名青小豆,因顏色翠綠而得名,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營養豐富,用途眾多,李時珍稱之為“極品菜”。
綠豆是夏季飲食中的上品,更高的價值是藥用。夏日炎炎,人們喝點綠豆粥,甘爽可口,可以防暑消暑。由於天氣炎熱,孩子們得了痱子。最好服用綠豆和鮮蓮子。如果用綠豆、紅豆、黑豆熬湯,不僅可以治療小兒夏季消化不良,還可以治療小兒皮膚病、麻疹。常吃綠豆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炎有很好的治療輔助作用。此外,綠豆還可以作為外用藥,嚼爛外敷,治療瘡瘍、皮膚濕疹。如果有痘痘,可以將綠豆磨成細粉,煮成糊狀,睡前洗凈患處,敷在患處。“綠豆衣”能清熱解毒,還具有消腫、化痰、明目的作用。
綠豆有止癢的作用,綠豆專門用來治療熱癢。因為熱癢是體內發熱引起的,而綠豆有退熱作用,所以適合治療熱癢。
只需將綠豆加水,浸泡至微爛,喝下綠豆水即可。
另外,壹些涼性的蔬菜,比如薄荷,對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非常有效。薄荷可以外用,也可以泡水喝。
綠豆,又稱小豆,是豆科草本植物綠豆的成熟種子,在中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作為糧食作物在各地種植。因其營養豐富,可作為豆粥、豆飯、豆酒、*食品、??吃,或做蛋糕為餌,或萌萌做菜,被譽為“食中極品,濟世。”出自《開寶本草》記載:“綠豆,味甘,性寒,無毒。入心經、胃經。丹毒主煩熱,風疹,熱氣沖豚,磨生汁,烹食,消腫解氣,按熱解毒。”以後歷代本草都有闡述綠豆的藥用功效。《本草綱目》中說:“綠豆,雖然消腫、治痘的作用與紅豆相同,但壓熱解毒的力量太強。而且益氣、健胃、疏通經絡,長期服用也沒有什麽禁忌。手術治療癰,配合內服護心散,極為有效。”並能“解石、砒霜、草木諸毒。”《本草求真》說:“綠豆味甘,性寒,據書上說,極好。它們可以加厚胃,滋潤皮膚,調和五臟,滋養脾胃。據此,用人參、氣、歸、舒也不過分。那些據說能厚潤和諧富貴的,都是毒邪所致。五臟六腑、經絡、皮膚、脾胃皆不為毒所擾,善解毒,故萬物運轉無此。”縱觀各種本草,綠豆的清熱解暑、解毒利尿等藥用功效備受推崇。近幾十年來,人們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對綠豆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藥理研究總結如下:
1.抗菌和抑菌效果
綠豆有抗菌抑菌作用。①綠豆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直接抑菌作用。抑菌試驗證實綠豆衣提取物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據相關研究表明,綠豆中含有的單寧能使微生物原生質凝固,產生抗菌活性。綠豆中的黃酮類、植物甾醇類等生物活性物質也可能具有壹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2)通過提高免疫功能間接發揮抗菌作用。綠豆含有香豆素、生物堿、植物甾醇、皂甙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數量或吞噬功能。在部分實驗中,采用補體致敏酵母血凝法檢測了綠豆對正常和環磷酰胺誘導的免疫低下小鼠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綠豆對環磷酰胺誘導的免疫低下小鼠有抑制作用。
2.降血脂作用
有人用70%綠豆粉或發芽綠豆粉餵兔子。結果表明,它能防治實驗性高脂血癥家兔血脂(總膽固醇和β-脂蛋白)升高,進而明顯減輕冠心病;有人將綠豆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混合在飼料中餵給動物7天,證明能明顯降低正常小鼠(生藥100g/kg d-1)和正常大鼠(生藥16g/kg d-1)的血清膽固醇。進壹步研究發現,綠豆中所含的植物甾醇結構與膽固醇相似,植物甾醇與膽固醇競爭酯化酶,使其無法酯化,減少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並可通過促進膽固醇異化和/或阻止肝臟膽固醇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另外,大豆球蛋白已經被實驗證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綠豆球蛋白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值得討論。
3.抗腫瘤效果
有實驗發現,綠豆對嗎啡和亞硝酸鈉誘發的小鼠肺癌和肝癌有壹定的預防作用。另壹項實驗證實,從綠豆中提取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對小鼠白血病L 1 2 1細胞和人白血病K 56 2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隨著酶用量的增加和作用時間的延長,抑制作用明顯增強。同樣作用48h後,0.7 U/mL酶的抑制率分別為52%和14.1%。當酶增加到3.5U/ml時,分別可達到77.1%和85.8%,而0.2 0%、1.0%、2.0%、4.0%、6.0%和1.0%的抑制率分別為25。
4.解毒
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水浸磨的生青豆漿蛋白質含量相當高,內服可保護胃腸黏膜。綠豆蛋白、鞣質、黃酮類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沈澱,降低或失去毒性,不易被胃腸道吸收。綠豆中的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在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治療中能否通過抗氧化作用降低有機磷農藥的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有待進壹步探討。
5.其他人
高溫出汗會使身體流失大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導致內環境紊亂。綠豆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下飲用綠豆湯,可以及時補充流失的營養物質,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綠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酸能刺激食欲。
綠豆澱粉含有相當數量的低聚糖(戊聚糖、半乳聚糖等。).這些低聚糖由於人體胃腸道中沒有相應的水解酶系,難以被消化吸收,所以綠豆提供的能量值低於其他谷物,對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而且低聚糖是人體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經常食用綠豆可以改善腸道菌群,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預防壹些癌癥。
綠豆也是提取植物SOD的良好原料。綠豆制成的SOD口服液經過化學修飾,不會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壞,半衰期延長,適合人體口服吸收。該口服液除SOD外,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β-胡蘿蔔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此外,實驗證明,綠豆中的鞣質不僅具有抗菌活性,還具有局部止血和促進創面修復的作用,因此對各種燒傷都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李玟《綠豆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概述》-上海中醫藥雜誌2001.5 47-49
綠豆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煙酸、葉酸以及礦物質鈣、磷和鐵。蛋白質主要是球蛋白,富含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較少。如果用小米煮粥,可以提高營養價值。綠豆皮含有21種無機元素,磷含量最高。還有牡荊素,β-谷甾醇。每100克綠豆含蛋白質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熱值332千卡。
綠豆的藥理作用有降血脂、降膽固醇、抗過敏、抗菌、抗腫瘤、增進食欲、保護肝腎等。
綠豆粉有明顯的降脂作用。綠豆含有壹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動物體內的膽固醇在肝臟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的分泌,減少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綠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過敏作用,可用於治療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綠豆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綠豆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磷脂具有興奮神經、刺激食欲的作用。綠豆含有豐富的胰蛋白單壹抑制劑,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蛋白質分解和氮質血癥,從而保護腎臟。
綠豆發芽過程中,植酸由於單元元素的作用而降解,釋放出更多的磷、鋅等礦物質,可被人體充分利用。綠豆發芽時,胡蘿蔔素含量會增加兩到三倍,B2增加兩到四倍,煙酸增加兩倍多,葉酸增加數倍,B12增加十倍。美國人非常欣賞綠豆芽,認為綠豆芽是肥胖者最好的食物之壹,容易填飽肚子,而且不胖。
食療綠豆,水煎服,15至30克;磨碎的或生的磨碎的果汁。
綠豆清涼解毒,特別適合熱體質、易生瘡的人食用。綠豆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患有慢性腸胃炎、慢性肝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人應避免多吃綠豆。
它來自綠豆,壹種豆科植物菜豆,用種子入藥。
性味甘寒。入心經、胃經。
功能:清熱解毒,消暑解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等癥。能解除烏頭和巴豆的毒。
用法用量:0.5 ~ 1兩,大劑量可4兩,煎服。
備註:(1)附子巴豆毒的溶液,可用綠豆四兩,生甘草二兩。湯劑涼了,要勤喝。
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為什麽綠豆在鐵鍋裏煮熟後會變黑?
綠豆在鐵鍋裏燒後會變黑;蘋果和梨用鐵刀切開後,表面也會變黑。這是因為綠豆、蘋果、梨以及各種水果的細胞中都含有鞣酸,鞣酸能與鐵發生反應生成黑鐵鞣酸。綠豆在鐵鍋裏煮,會產生壹些黑色的鐵鞣質,所以會變黑。有時候,梨和柿子即使不用鐵刀切開,表皮上也會有壹些黑點。這是因為單寧酸分子中含有很多酚烴基,對光非常敏感,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為黑色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