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簡年3:蕁麻疹的壹些治療方法(2)

簡年3:蕁麻疹的壹些治療方法(2)

上壹篇文章中已經說過壹些蕁麻疹的基本知識,那麽這篇就不再羅嗦。

在方法壹中提到的桂枝湯加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苦參白癬皮蟬蛻丹參。

後來,我看到很多文章在說寒癥引起的蕁麻疹仍可用桂枝湯。處方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棗。 劇癢難忍者加枳殼,風團暗紅加當歸。桂枝祛風,白芍具有涼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棗調和諸藥,相得宜彰,不愧是群方之首。

記得未曾學正式中醫之時,先看了《名老中醫之路》,名醫施今墨之高徒祝諶予(1914—1999)原首都醫院中醫科主任,副研究員。祝老在書中說他在臨床上常用 驗方過敏煎(銀柴胡、防風、烏梅、五味子、甘草) 治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因為此方經藥理研究抗過敏反應作用較可靠,具有禦衛固表、抗過敏的功效。其中防風辛溫解表,散風勝濕;銀柴胡甘寒益陰,清熱涼血;烏梅酸澀收斂,化陰生津;五味子酸甘而溫,益氣斂肺,補腎養陰。該方藥味雖平淡,但立方精巧,諸藥組合,有斂有散,有補有瀉,有升有降,陰陽並調。

壹看到玉屏風散我就記起朋友的孩子由於常常感冒,醫生診斷為免疫力低下,給她開了玉屏風散。當時我還說這西醫在學中醫方面不錯,後來才知道,這個玉屏風散已經被用爛了,就是看到小孩子感冒都不辨癥隨手開出幾盒玉屏風散。

蔣潔塵(1918—1982年),湖北漢陽縣(今武漢市蔡甸區)人。副教授,知名老中醫。**蔣師說他多年以來屢以此方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均能取得壹定效果。**_但凡是風邪久留不散的疾病,均可應用此方。_

郝萬山老師在講到濕熱發黃證時,說濕熱發黃證是陽明之熱和太陰之濕相合而形成的證候,濕熱互結,熱不得越,所以見到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如果在治療濕熱發黃的過程中,兼有表證,就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清熱利濕退黃,兼以解表。

以上幾種都是內服湯劑的方法,有時癢得太厲害,但是無法找到煮藥的地方,那麽可以用荊芥穗粉末放在風團瘙癢的地方反復地搓,直搓到發熱,熱過後皮膚會覺得舒服不再癢得難受。

但拿荊芥穗粉末擦身只是治標之法,要想治本還需要服用湯劑。

如果妳連中藥店都找不到,那麽可以用針法治療。

肺主皮毛,所以皮膚癢要從肺經入手。又因大腸與肺相表裏,所以可以針曲池,合谷為氣穴,所以上半身的皮膚癢的治療方法是合谷和曲池同時下針,壹般二十分鐘癢就能去掉了,下半身癢用築賓,三陰交,血海。 合谷、曲池、築賓、三陰交、血海這五個穴位下針,針法厲害的醫生針壹下去癢同時就能去掉了。

如果身上起了很多皮膚癬等,要在 委中放血 ,把黑色的血放出來後再進行治療。

能堅持看到這裏的人,都是真愛。

以上是這段時間以來了解到的幾種治療蕁麻疹的方法,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