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唇形科草本植物草石蠶的塊莖。又名地蠶、甘露子、甘露子、土蛹、土豆、土蟲草。分布於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四川、浙江等地,野生或栽培。春夏收獲,洗凈保鮮,或曬幹。
來源:《本草綱目》
別名:野桑蠶(日用藥材)、甘露子、滴滴露(飲藤正)、甘露子(救荒藥材)、土蛹(於東祿)、土豆(中國植物學繪本)、艾草(江蘇藥材)、土蟲草(陸川藥材)。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塊莖或全草。春秋兩季收獲。挖塊莖,洗凈曬幹。
原始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基部有匍匐枝,枝端有螺旋狀塊莖。莖高30 ~ 60厘米,正方形,四棱形,上面有倒長的剛毛。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長圓形,長約3 ~ 10厘米,寬約1.5 ~ 6厘米,頂端尖或長,基部心形或近圓形,邊緣鋸齒狀,兩側具長柔毛;葉柄長1 ~ 5厘米。苞片披針形,兩面具長柔毛。2 ~ 6輪花,每輪花3 ~ 6朵,與間斷的穗狀總狀花序連成壹體,頂生於分枝;葉柄基部有1對脫落的剛毛小苞片;花萼鐘形,外部具腺柔毛,5齒,在齒的末端有針狀的末端;花冠紅紫色,外露部分有腺毛,環於冠管內,上唇直立且稍向後折,下唇扁平,具3裂片;雄蕊4,2強,突出在冠外,覆蓋在上唇下;花柱頂端2裂。小堅果是黑色的。花期為5-6月。結果期為6-7月。
棲息地分布生於濕地或近水地帶。分布在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全草的化學成分含有蘇氨酸、膽堿和水蘇糖。
藥理作用
冬蟲夏草中含有的水蘇堿微甜,沒有藥理作用。口服後會從尿液中排出。能減緩蛙心的收縮頻率。
S.hetonicaeflora,來自蘇聯的同源植物,能增強妊娠晚期和產後1天的子宮收縮力,可用於婦產科。另壹種直肌對膽囊功能有益西馬齒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輕度降低血壓,顯著增強心肌收縮力,興奮子宮。
性品味
(1)“飲食”:味甘、性平、無毒。
②貴州草藥: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勞咳、疳積。
1《秦山鄭錚》:益五臟,降氣機,清心。
②江蘇植物藥誌:治心痛。
(3)陸川本草:滋補強壯,清養肺金,功能性冬蟲夏草。治療身體瘦弱、疲勞咳嗽、小兒疳積。
④貴州藥:清肺解表。全草:治風熱感冒;根:治肺結核。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全草0.5 ~ 1,根1 ~ 2;用酒浸泡或烘烤後磨成粉末。外用:煎、洗或搗。
附加處方
①治療風熱感冒:草食蠶二兩草。煎服水。(貴州草藥)
②治療肺結核:草石蠶四兩根。燉豬肺常吃。(貴州草藥)
解釋:
草食蠶也叫土蛹,也叫甘露。草石蠶的花結的種子很像荊芥。草蠶的地下莖像珠子壹樣連在壹起,形狀很像老蠶。
采集和處理:
五月,挖其莖蒸熟,味如百合。或者用蘿蔔鹵水和鹽處理采集,使其地下莖不會變黑。也可浸泡在醬料中或與人蜜混合後收藏。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做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