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簡介嗎?

有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簡介嗎?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是壹所以工科為主、工商結合、以信息技術為特色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源於1906創辦的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學院。2003年2月,原福建商業學校、福建工程學校、福建電子工業學校合並組建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7、12,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現有隆堯、杜源、螺洲三個校區,平潭新校區已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048畝,總建築面積3311000平方米。有7個系,32個高職學院,6個中職專業。2014-2015學年,高職高專全日制在校生7471人,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在校生7304人,教職工466人,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155人,博士、碩士(。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骨幹職業院校,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項目A類實訓學校,直屬福建省教育廳。學院秉承“傳承精英、開放包容、知行合壹、協同創新”的辦學精神,努力“對標先進、趕超先進、成為先進”,實現“大提升、大跨越、大發展”,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社會服務突出、兩岸交流合作典範的全國壹流職業學院”。

學院辦學歷史悠久,源於1906創辦的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學院。2003年2月由福建省電子工業學校、福建省商業學校、福建省工程學校等三所全國重點中學合並升格。它已有100多年的職業教育歷史,培養了7萬多名畢業生。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唐、鄭,我院名譽院長陳良輝等知名校友。

學院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福建省會福州。擁有隆堯、杜源、首山三個校區,以及占地800畝、正在全面建設中的平潭新校區。教職工505人,其中專任教師326人,專任高級教師16人,副高級教師138人。“雙師型”教師比例為83.5%。目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福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2名,福建省優秀教師6名,省級名師6名,省級專業帶頭人9名,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專業帶頭人9名,福建省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4名,福建省高校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培養計劃候選人3名,在各級委員會、協會、學會任職近100人。

學院堅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樹立“冰山”模式人才培養理念,打造知識、技能、素質並重的人才培養模式,還率先開展了“實用專題制作”的研究與實施,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目前有全日制學生75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5000余人。近年來,畢業生壹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100%取得相應技能等級證書。截至2016年底,我院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中獲獎2500余次,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壹等獎8次。連續九年獲得福建省高職院校技能競賽團體總分壹等獎;2017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我院有15支隊伍。在福建省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大運會上,我院代表隊分別獲得高職組總分第二、壹、壹等獎。

學院實施“大企業帶動”戰略,與通用電氣(ge)、中國聯通、阿裏巴巴、富士康、神州數碼、永輝集團等國際國內知名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目前,合作企業總數已達206家。校企* *在校內外建設、完善、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實訓基地群,校內實訓基地23個,校外實訓基地197個,其中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訓基地8個,省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級技能競賽基地6個,還開設了富士康機器人定向班。醫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近1.20萬元。

學院現設有計算機工程系、機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應用語言系、媒體藝術系、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基礎教學部等35個專業。其中,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專業3個,提高專業服務業發展能力國家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省級示範專業9個,省級精品專業8個。截至目前,學院已正式出版國家級、省級規劃教材27本,專業教材141本,教材和實訓指南200余本,獲得電子技術綜合實訓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省級職業教育網絡開放課程2門。

學院堅持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率先成立了福建省信息產業教育集團、福建省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委員會、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等。近年來獲得教育部工業機器人領域職業教育合作項目1,高教部協同教育項目1,機械行業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國家試點項目1。承擔了9個省級改革試點項目,包括優秀技師、3個省級現代學徒制培訓項目、3個省級“雙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項目和2個省級職業院校服務業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2016起,學院與北京新世界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國內泛物聯網領域首家混合所有制學院;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率先成立職業院校聯盟,積極探索平潭職業中專綜合托管;與臺北海洋科技學院探討* * *共建混合所有制臺灣海峽旅遊學院。

學院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開展了大量的教育技術交流、學術科研交流、人才培養、學術提升、技術服務、技能鑒定等工作。近年來,每年開展社會培訓1.5萬余人次,職業技能鑒定7000余人次。與行業企業建立了5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社會提供30多個專業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和服務項目,年均效益近300萬元。近年來,市級以上科研項目197項通過驗收,66項參加“6.18”展覽,獲得專利58項。截至2017年5月,該系已發表學術論文1706篇(中國知網數據)。

學院致力於打造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的先行學校,形成了“四個倡議、五個模式、七個以上”的特色。自2007年以來,它舉辦了首屆海峽兩岸職業學院院長論壇和海峽兩岸科技專家論壇。協助建立和維護省內“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與臺灣省20所技職院校建立“姊妹校”關系,與其中5所院校聯合開展閩臺校企聯合人才培養項目;聘請臺灣省客座教授19人、專任教師1人,* * *赴臺灣交流學習的教職工169人、學生197人,舉辦了4次臺灣省“姐妹校”師生遊學活動。與臺灣省高校、臺資企業合作建立11實驗實訓室,合作9個技術應用推廣項目,引進臺灣省高校15門課程,合作編寫16本教材;在全省率先成立臺灣省職業教育研究所,開展閩臺相關研究項目18,主編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研究參考資料。

學院不斷拓寬合作辦學視野,引進英國lccieb的LCCI國際職業認證課程和考試。截至目前,已有65,438,000多名師生獲得了LCCI國際證書。服務“壹帶壹路”戰略,與新加坡達利學校、新加坡特許學院合作開展NITEC證書培訓班,率先引進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淡馬錫基金、省教育廳在福建省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兩批465,438+0人已去南洋理工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