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藏在岱山的禪意裏

藏在岱山的禪意裏

文/困豬

01

記得2019的浙江散文,有壹期《此刻,在岱山》,裏面有趙的《岱山之夜》、謝祿伯的《天作紙,海為墨,大寫岱山》、蘇士福的《和而好成》等優秀作品,如遊岱山、畫岱山、賞岱山等。

身未動,心已遠。臺灣的風情和詩意在文人墨客的詩歌中隱約可見,如李白的《海遊將談日本》和柳永的《烹海之歌》。

2021的7月,趁著療愈療養之風,還不快在即將成為歷史的盛夏“擺渡”到岱山,領略“蓬萊仙島”的真面目!

作為第壹次來岱山的遊客,我對海島的印象源於對嵊泗列島、東山島、南麂島等等的記憶和影像。壹般來說,大海充滿了氣味和濕度,食物充滿了海鮮,天空清澈透明,等等。

到達三江碼頭,車緩緩停下。等待是漫長的,大師說。時間夠的話,可以下車上廁所。驕陽似火,大大小小的車輛有序地排著長隊等待。

我們不著急,只是午飯晚了。度假旅遊,懂得靜下心來,是壹種修身養性的心境,而岱山就是這樣壹個不那麽熱鬧的地方,值得期待。

02

岱山的海很吵,讓孩子們很真實。好玩的年紀,加上大人在身邊,必須下水。

“多舒服啊!”他們赤裸著上身,享受著海浪拍打的樂趣。海浪即使張牙舞爪,也不會掉頭就跑。他們喝幾口鹽水有什麽關系?靠近大海幾乎是與生俱來的。玩海是最享受的自由和放縱。

清代學者劉夢蘭曾說:“平沙繞海角,盧蘭山腳下亦是名區,使白土地明麗,可寫瀟湘落雁圖。”趙樸初先生對盧蘭青沙也有“東方奇觀,中國罕見”的美譽。

卸下全身的疲憊,洗去內心的塵埃,鹿籬清沙,人不多,淺灘細沙,可以在東海的某個角落靜靜期待。

我帶了泳褲,沒有跳下來。對於號稱“華東第壹”的盧蘭青沙來說,這真是壹個恥辱。但我還是喜歡下水,涉水,涉沙,乘風破浪。動作再大壹點,拖鞋就滑掉了,幹脆光著腳。細小的沙粒被頑皮地擠入腳趾。微癢,優雅的沈浸,多舒服啊。

女人不下水,不是因為海水渾濁,而是怕太陽。這方面她有經驗,連涼鞋都沒換。但她並沒有閑著,只是遠遠地站著拍照,或者躲在太陽傘下靜靜等待。也許,海洋的深邃與開闊,是彼岸的女人花。

我不會壹直吊著她。

玩了壹會兒,我就涉水進了沙子,陪著她在“鐵板沙”上散步小跑。3600米的沙灘,安靜而遼闊,正好避開人群,享受二人獨處的時光。

是的,就像是兩滴深情的海水,被岱山溫暖呵護的海水,世界上最幸福的海水。這樣的生活是多麽的幸運和豐滿。在這裏,山海之間,藍天之下,所有的鉛華都被沖走了,壹切都簡單明了,令人喜歡。

於是乎,我的手機裏就有了各種女人的臉,迎風而立,張開雙臂,羞澀...背景是波瀾壯闊的岱山大海,泛著平和的光。

不遠處,盧蘭青沙泥螺山上,壹根鍍金的錨針矗立在海中央的原石眼上。

即興創作壹首詩:

岱山府怎麽樣?去仙道的渡船。

鐵板生涓涓細流,龍宮踩腳。

蝸牛的梳子在遠方,針已沈入大海。

觀潮浩浩蕩蕩,清風入懷。

03

海天之間的磨心山也叫“磨星山”。“墨興”更貼近天空,“磨心”更浪漫禪意。

觀景臺上的風卷走了島上的余熱。高樓、沙灘、寺廟、插著紅旗的船只,仿佛將岱山盡收眼底。人們遠遠望去,紛紛在這裏拍照。

爬上樓梯,繞著柱子走,西遊上的人物故事壹壹呈現。停下來看了看,腦海裏閃過壹個章節場景,挺有意思的。反正就是走不完的臺階,轉暈,待在櫃子裏,站在風裏,望著塔周圍,又是壹種獨特的海島風情。在七層玉佛塔之上,可以看到很遠很遠。

“登摩星山,必見祥雲,寺胸有禪。”三廟前這幅對聯還挺寫意的。

走下樓梯,第壹次看到開著的門,有兩間教室和那間壹樣亮。碗筷散落整齊的擺放在裏面,素菜的香味全在盆裏。在外面的空地上,有很多種筍幹、幹菜之類的,而且都是吃素的,可見廟裏人是清淡不喜的。只有石柵欄前的幾株紫色繡球,點亮了靜謐的山林。

慈雲極樂寺,梵文清音,四位身著卡其布袍的佛教高僧,在壹位老者的指點下吟唱,聽起來嫻熟、隨意、釋放,是壹種接近極致的開放與快樂。妳要停下來,沈思,放下對離開的偏執,像往常壹樣快樂。

這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有壹定的暗示和對應。比如我和那個女的,站在樟樹下,上上下下看,不慌不忙。樟樹的年代和領養者似乎突然和我們建立了某種聯系。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麽神奇,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但是他們走了,很深。

出了磨心山,也就是壹首詩:

蓬萊聖境自得,

摩星山上祥雲綻放。

西遊吊塔七重天,

佛心即禪。

04

走遍東沙古鎮,中國唯壹的海島漁鄉。此刻,天空呈現出簡單而詭譎的樣子,波光粼粼。兩邊都是街坊店鋪的深巷子;三個人壹桌麻將,老鷹抓小雞;沿街開了兩家商店,壹串串紅色的花點綴著小鎮。

壹切都很安靜,甚至時間在這裏也變得閑散了。平房亭臺錯落,四合院壹直保留著。

迷迷糊糊中,董家的雕塑古樸典雅,余家用來腌魚的巨桶還在。獨特的飛檐和窗格、過梁、梁柱,經得起海風和長久的寂寞。繁華消失,其余淡定淡然,不與世爭。

推開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大門,誰也沒想到,這裏竟然是中國海洋漁業博物館。古色古香的房子裏有十幾個展廳,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在這裏壹壹展示:寬壹米的翻車魚,長三米的魚,珍稀的中華鱘,鸚鵡螺,五顏六色的貝類標本...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散發著大海的氣息。

各種漁業生產工具、漁船導航設備、生活用品被固定在博物館裏的壹艘木船、網具和壹根漁夫的麻纖維裏,靜靜地躺在那裏,演繹著各種捕魚習俗和文化的故事,讓人重拾對海洋的記憶。

在這裏呆壹會兒,想象妳在風雨中跟隨漁船出海,拉網打撈。魚和蝦在甲板上活蹦亂跳,海鷗在天空飛翔歌唱...

05

金維映紀念館也坐落在壹個四合院裏。看看圖文資料,看看這位長征女兵和定海女將軍的傳奇經歷。做女人是令人敬畏的。我忍不住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這是正式的紀念和傳承。

給壹首詩記住:

在於震島有三家商店,

入黨誓詞由壹人宣讀。

定海女將軍紅魂,

漁唱晚,東風戀愛。

06

來岱山,留著深情和禪意的眼神。請來岱山,涉水細沙,逛漁鎮,看玉佛,逛博物館,瞻仰英烈,領略海島風情,壹定會讓妳印象深刻。